從人類的需求講起:如何到達到,最好的情緒狀態?

20190731 人生四問-第61篇 61/365 成都,雨/晴。

“我是誰?”“我是我的武器,積累了億年智慧的潛意識、情緒、情感。”

最好的情緒狀態,如何達到?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把目光投向遙遠的人類童年。

從人類的需求講起:如何到達到,最好的情緒狀態?

原始社會時期,一群人一起狂歡一起繁衍一起養孩子,一起對抗惡劣的自然環境。“天地不公,以人為芻狗”多麼悲切,老實講,人本來就是芻狗。芻狗怎麼啦?是生活在伊甸園的少男少女,伸手吃樹上的果子,下河撈河裡的魚,不勞作,不遮掩,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人類,什麼都不擁有,什麼也不缺少,也沒有渴望和慾望。沒有心、也沒有情緒起伏,但如果以“作為快樂的豬”定義人間天堂的話,這就是天堂。

就像所有的故事,好景總是不長。

人類進入農業社會,人成了偷吃智慧果實,被趕出“伊甸園”的“罪犯”。有了私心、羞恥心、倫理心,開始遮掩,必須勞作才能生活。回不去了,再也不能當無憂無慮的芻狗了。但,當不了芻狗又怎麼啦?從本能上建立起來的“心”,限制了你,也給你回報——有需求、有慾望,就有了得失心,分別心,有了快樂和傷悲,憤怒和喜悅。能體驗到感情上的深深牽掛、滿足,一種說不清道不明,後來被稱為情緒情感的東西。這種美妙的東西,我們想要維護和穩定下來。

回到此刻,幾千年過去了,人的需求從生存繁衍的本能變得越來越複雜,人類社會、情緒狀態也隨著人類需求變化被塑造著。也就是說,社會也好,文化也好,情緒狀態也好,都是為了來服務人類本身的。這樣一來,就能回答我們今天的問題了。


最的情緒狀態,如何達到?

首先定義最好的情緒狀態就是:滿足每一個階段的需求、慾望、渴望,然後獲得的美好情緒體驗。生活在關係裡面的我們,你和他人,最全面最豐富的需求可以分為不同種類和階段。

不脫離自己的基礎和實際,選定“一伸手”就能滿足的需求,是獲得好的情緒狀態的原則。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類需求可以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你們的情緒狀態就在這5個需求的動態滿足中,動態發展著。

有時候處於【生存-溫飽階段】,打拼滿足自己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有時候到【歸屬-小康階段】,花時間滿足彼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前面兩個階段的需求滿足之後,進入【成長-富裕階段】,幫助自己去面對自我,進行自我超越,完成自我實現。

社會分工還根據男性、女性不同的生理特點和技能點,自動幫助我們分工,男性更擅長解決溫飽階段的需求,提供保護和物質。女性更擅長解決小康階段的需求,提供愛和尊重。最後一個階段需要有更深的自我覺醒,不一定每一個人每一段情緒狀態都要去經歷。能夠很好搭配解決前面4個需求,大部分人的情緒狀態就很幸福了。


人與人的聯結,有了社會和社會分工,才使得人類在地球的生物鏈上處於頂端。

而情緒狀態難就難在,關係中的我們,不懂得彼此,總是想要改變和塑造對方。

好的情緒狀態是通過彼此的接納,懂得並學會對方的技能,在這段關係裡面收穫完整的自己。

[人生四問]回答“我是誰?”“我來自哪裡?”“我將去何處?”“如何度過當下?”,探索如何讓當下更幸福的方法

此文是甜菜君[人生四問]第61篇文章。

【甜菜君】研究幸福|一切為了過好此生。

學應用心理學,有三級心理諮詢師證,現在主業:研究幸福。

題圖來自互聯網 ,基於 CC0 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