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大伯眼眶裡面長出“土豆”,愛美的他求醫生:“讓我有個人樣”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楊陶玉 記者 吳朝香

“醫生,我這病拖了2個月了,還有救麼!”65歲的吳大伯進診室的時候,那張臉不僅“可怕”,還帶著絕望。浙江省人民醫院放療中心伽馬刀分中心主任厲民也被嚇了一跳,患者的右眼已經腫成一個成年人拳頭大小的“土豆”。

一個月,“黃豆”長到成人拳頭這麼大

兩個月前,吳大伯早起發現右眼有點腫脹,眼睛活動不利索,他以為可能是晚上沒休息好,也沒太在意。不想過了一週,症狀沒消失。在當地醫院,吳大伯跑了眼科、腎內科、神經外科等多個科室,最終經過頭顱CT發現,右眼眼眶裡面有個黃豆大小的病灶。醫生判斷可能是良性腫瘤,因為位置不好,病灶又小,開刀困難。吳大伯也只好按照醫生說的,回去觀察觀察。

沒想到,一個月後,吳大伯右眼看不見了。此時,他的右眼皮腫脹、下垂、充血,眼睛也往外鼓,伴有疼痛。第2次的頭顱CT和頭顱磁共振檢查顯示,原先的“小黃豆”長成了“大土豆”,最大直徑8.5cm,累及篩竇。

吳大伯慌了,他和家人諮詢了杭州幾家大型三甲眼科醫生和神經外科醫生,都表示手術風險非常大,無法確保能把腫瘤切乾淨,右眼摘除是肯定的,至於毀容、破相之類的後遺症在所難免。幾經打聽,吳大伯一家決定來浙江省人民醫院伽馬刀中心求助。

在厲主任診間,吳大伯唉聲嘆氣,欲言又止。老伴接過話茬子表示,別看吳大伯今年65歲了,從年輕那會兒開始,就是個注重外表的人。一把年紀,右眼看不見就算了,但要毀容,他心裡實在是難以接受。“醫生,求求你們了,讓我有個人樣!”

65岁大伯眼眶里面长出“土豆”,爱美的他求医生:“让我有个人样”

厲民主任(右一)為患者手術(資料圖)

大伯背部也出現不明包塊

厲民主任召集團隊仔細研究了吳大伯的頭顱CT和磁共振檢查圖像。大家驚訝發現,腫瘤從顱底骨縫中頑強生長出來,不僅破壞了顱底的骨質結構,還有一部分腫瘤長到了右眼眶裡面。腫瘤前方侵犯眼眶,後方距離腦幹這個生命中樞也近在咫尺。腫瘤體積相當大,如果不處理,還會繼續像吹氣球一樣長大,前後都有極大危險。

隨後在對吳大伯進行檢查時又發現,他的背部皮膚上也有幾個不久前剛長出來的包塊。“這個也有問題?”吳大伯一家傻了,不是隻有右眼嗎?

厲民主任表示,綜合現有資料,吳大伯的病程非常短,病灶在短期內迅速增大,初步認為背部包塊很有可能和眼眶裡面的腫瘤是同一個來源的,也需要治療。但是長在眼眶裡面的腫瘤對吳大伯造成了直接的生命危險,需要優先儘快處理。

他的眼睛好了,也沒有毀容

“那,醫生,是不是要把眼球摘掉,我會不會毀容啊。”吳大伯還是對面部容貌憂心忡忡。

厲主任告訴他,由於病灶周圍有眼球、腦垂體、眼神經、三叉神經、動眼神經等重要的組織器官,部分重要結構已經被腫瘤侵犯,如果採取傳統手術的方法,這些風險的確無法避免,但是伽馬刀治療有很大希望保留眼睛,也不會損壞他的容貌。

伽瑪刀不是刀。它的原理就好像用放大鏡把太陽光集聚在一起,利用放射性元素“鈷60”自然衰變出來的“伽馬射線”集聚在一個焦點,這樣就會產生一個很高的放射劑量區域。把腫瘤放置在這樣一個高能量區域,使腫瘤的NDA雙鏈斷裂來達到殺死腫瘤和停止腫瘤DNA複製(細胞繁殖)的效果,從而體現出治療腫瘤的目的。

最終,吳大伯確認治療方案,先接受伽馬刀治療,後期再取得背部腫塊的病理標本,進一步檢查腫瘤的病理類型,然後選擇相應的輔助治療計劃。

“厲主任,你太厲害了,快看,我眼睛消退了不少呢!”手術1周後,吳大伯就興高采烈來複查了。家人說,吳大伯得知自己不會毀容了,逢人就誇厲主任的這把刀厲害。“和上海華山醫院同一時期開始做的,在浙江領先的。”

隨後,他背後腫塊的病例穿刺結果也出來了:髓外漿細胞瘤。這是一種原發於骨髓和骨骼之外其他部位的漿細胞瘤。80%以上發生於頭頸部,常見於鼻腔、鼻旁竇、鼻咽部、扁桃體等。像吳大伯這樣,發生在顱內的極為罕見。知道了病理,後續的化療方案就有了著落。

雖然生著病,但吳大伯保持了不錯的心情。“是浙江省人民醫院給了我再次做回正常人的機會。有你們在,我放心的。我一定配合治療。”目前,吳大伯在醫院血液病科做進一步治療。

65岁大伯眼眶里面长出“土豆”,爱美的他求医生:“让我有个人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