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中心醫院吳志偉:被女兒忘記的媽媽戰“疫”英雄

 記者 王延亭

"小湯圓,誰是你的媽媽呀?"

  "你是媽媽,媽媽,媽媽。"這個稚氣的孩子叫湯圓,是信陽市中心醫院PICU(兒童重症監護室)護士長、主管醫師吳志偉的女兒。剛剛三歲的小女兒湯圓喊她的小姨"媽媽",只是因為吳志偉連續35天沒見到孩子,孩子都不記得她了。

  當新冠疫情來臨時,吳志偉義無反顧的投身一線,在長達21天的救治週期內沒有和家人見過面,在進入隔離觀察區的14天隔離期內才得以和家人視頻交流。在此期間都是家人和自己的妹妹幫忙照顧孩子,以至於三歲的女兒都不認識她了。

  4月3日上午,信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我們有幸和戰"役"英雄吳志偉面對面交流,傾聽她在一線戰"疫"的親身經歷和體會。


信陽市中心醫院吳志偉:被女兒忘記的媽媽戰“疫”英雄


  每一個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都會產生退縮情緒,但是2月11日凌晨,吳志偉在緊急支援進入到五院新冠肺炎危重症監護室開始一場抗疫攻堅戰時,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堅守職責。當談及第一次穿上厚厚的防護服時的心理時吳志偉說:"在第一次穿上三層防護服、帶上N95口罩和護目鏡等一些防護用具走進病房時,我覺得自己快要窒息缺氧了,厚厚的防護服特別悶,不透氣,需要不停的張口呼吸來調整和緩解憋悶。儘管在此之前已經歷無數次的演練,也設想過病房裡各種各樣的情況,但真正走進病房後,才發現,形勢遠遠比想像中的更為嚴峻。而使命跟隨防護服一起穿在身上,那些和我一樣穿上戰袍的同事們不會也不願撤退,迎難直上。"

  在問及想對家人說些什麼時,吳志偉一度哽咽,完全無法組織語言。在穩定情緒後吳志偉說:"感謝家人的支持與理解,疫情期間,在醫院工作21天,隔離了14天,期間一直也沒有和家人孩子見面。有一次孩子就喊她小姨媽媽,這對一個母親來說這是非常心酸的事情,真的覺得很愧對孩子,對她的關心照顧實在太少了。在病房的時候情況特殊不能視頻,也不敢視頻,一是害怕家人看到我的狀態擔心,也害怕自己看到孩子後,加重彼此的思念。等進入隔離觀察期的時候才和家人通了視頻電話。家人雖然有擔心,卻沒有把擔心表露出來,而是給了我最有力的支持,要我保護好自己及我帶的這些護士,這些護士也都是孩子。"

  "現在最想每天都抱抱我的兩個大寶貝。除了工作,業餘時間就是跟進八歲的大寶的網課,同時更多的陪伴小湯圓和家人。"

  在吳志偉的心中,告別了"ICU、ICU!"的急促呼叫,如今更多的是想歸於平淡的生活,更想要的是陪伴。如信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宣傳組組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餘金霞所說:"疾風知勁草,戰"疫"顯擔當。在這場戰"疫"中,我們每個人都參與其中,以不同的形式作出貢獻,其中醫務人員的勇敢逆行、艱辛付出及其價值功績最是值得敬佩,黨和國家對廣大醫務人員在這次疫情防控鬥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給予了高度評價。'謝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這是人民群眾對白衣天使的真情告白。醫務人員是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堅力量,每個平凡而偉大的抗"疫"英雄都值得禮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