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說的“不想做”,可能是“不能做”“不會做”

多地高校的開學依然遙遙無期,高校應屆畢業生們在家長嘆:“我不想寫論文啊!!!”

最近我就收到了求助:

我覺得寫論文很枯燥,沒有學新東西的快樂;寫文章是個繁重的工作,改來改去依然到處是typo,大量消耗時間,還總有不滿意的地方。該怎麼克服不想寫論文的情緒,把論文趕緊寫出來呢?

其實,不想寫論文,有的時候是真“不想”:東西都弄清楚了,寫論文太簡單了,沒意思,太枯燥了。

但也有的時候,是“不能”“不會”:太難了,我改不下去了,焦慮煩躁不想寫了!

如果把寫論文也看作一個打怪升級的遊戲,當這個遊戲的難度超過了我們的能力時,我們就會焦慮、逃避;當難度遠低於我們的能力時,我們會感到無聊,也不想再打下去。

根據研究者對遊戲難度與玩家需求的關係的看法,我們也可以類比出在寫論文難度和個人能力間的關係:

你所說的“不想做”,可能是“不能做”“不會做”

橫軸是能力,縱軸是難度

在寫論文的難度和我們寫論文的能力基本匹配的時候,我們才能對寫論文這件事更感興趣,並在寫的時候更能全身心投入,注意力高度集中,邊寫邊覺得愉快、滿意,且不受外界干擾,還會覺得時間過得比平時快。

這種狀態,就是一種“沉浸體驗(flow experience)”,過去更常在研究遊戲、體育活動時被提到,不過同樣也可以應用在學習任務上。求助中提到,寫論文不如學新東西開心,也因為新的東西既有一定的難度,又在我們的學習能力之內,學到就可以會。而在不少情況下,“寫論文”這件事其實是因為太難了,我們“不能”“不會”,才“不想”的。

怎麼克服呢?

分解寫作目標,進入沉浸狀態

半天想把論文結果寫出花來太難,只改typo又太枯燥無聊,如果想讓自己維持沉浸在寫論文上,就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合理地分解“寫論文”這一大目標。

你所說的“不想做”,可能是“不能做”“不會做”

一個什麼樣的目標既不會很大,又能帶來進步感和成就感呢?

寫論文的過程中,也需要新文獻的積累,像心理學領域的論文,一般還是需要比較充實且前沿的文獻綜述。

那麼在列好前言的大綱後,第一個分解目標可以是找到大綱下某個分話題的最新綜述,當作索引來下載新的研究文獻;可以是找到多少篇近多少年的兩個變量關係的文獻,導入到自己的文獻管理器裡,方便寫時引用;可以是 follow 領域的某個大神,把 ta 近幾年這個話題的文章摘要看一遍……

這些任務都不至於太枯燥也不會太難,並且是可分解、可觀察、具體的目標,邊讀邊做筆記,就能減小直接上手就寫的難度。

當然什麼枯燥什麼難都是因人而異的,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進展調整,原則就是讓目標和自己當前的進展和能力有所匹配。

先完成,再完美

總對論文有不滿意,乾脆就拖著不寫,這就是完美主義帶來的拖延嘛。

兩年前,北師大心理學部和知乎合作舉辦了一場以“科研人員心理健康”為主題的鹽沙龍,嘉賓老師們在沙龍上提到,被科研系統篩選出來的這些人本身更可能具有完美主義的一些特質,更具有高焦慮的特質,由於抱有完美的期待,當發現寫不完美的時候,就可能著急,但這種狀態會更拖慢自己的進程,進而更著急、寫不下去,形成惡性循環。

老師們也提到一句話,“先完成,再完美”。滿不滿意的,都要先做出來;無論不想寫論文的情緒在不在,都要先寫出來。

反正,完成了就可以把焦慮暫時轉移到導師身上了嘛。(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