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年輕人生存指南:就業寒冬?這題我會!

以下文章來源於環球法研 ,作者威廉曼徹斯特

硬核年輕人生存指南:就業寒冬?這題我會!

環球法研

法律職業發展平臺,旗下擁有多個高質量法律精英交流社群,致力於促進超級個體成長和增進職業群體榮光。


01


樂觀的人最先絕望


在極端事件發生的時候,最先絕望的是往往是樂觀的人。


因為樂觀的人對未來的預期總是好的,當極端事件發生時,現實與預期發生嚴重衝突,內心的穩定秩序突然被打亂,人會變的無所適從。


風會熄滅蠟燭,卻能使火越燒越旺。


在極端的事情發生時,悲觀的人更容易成為越燒越旺的火。


因為悲觀的人對未來的預期是不確定的,當未來不向好的方向發展時,悲觀的人也不會意外。


世人推崇樂觀,輕視甚至貶低悲觀。


建立一個積極向上的樂觀心理秩序很容易,但也很脆弱,而擁有一個接受不確定性的悲觀心理秩序很艱難,但卻很堅韌,甚至具有反脆弱性。


反脆弱性(Antifragile)是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創造的一個詞,用來指代那些“能從衝擊中受益,當暴露在波動性、隨機性、混亂和壓力、風險和不確定性下時,反而能茁壯成長和壯大”的人和物。


面對極端事件,我們應該成為火,渴望得到風的吹拂。


承認自己是個悲觀的人並不羞恥,認識到虛無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對待虛無的方式。


如果人生真的是沒有意義的虛無,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像西西弗斯那樣對抗虛無。


對抗世之虛無者,乃真英雄也。


面對就業寒冬,焦慮沒有實質上的意義,面對它,並且找到能夠讓自己成為火的方式。


讓我們記住加繆的話:


在隆冬,我終於知道,我身上有一個不可戰勝的夏天。


硬核年輕人生存指南:就業寒冬?這題我會!


02


隨時準備被替代


經常聽人說,在職場中,要讓自己變的不可替代。


這話只說對了一半。


讓自己變的不可替代,意味著你對公司具有獨特價值,唯有如此,才能在公司站穩腳跟。


仔細一想,真的有不可替代的人嗎?


君不見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更有甚者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


承認自己可替代並不是什麼羞恥的事情,放鬆心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被替代,哪怕你是獨一無二的,缺了你只是換個實現目標的方式而已。


中文推特圈非著名網友章獻忠曾經說過:


職場上真正的壓榨是,重複做低附加值的事情,不能積累知識、技能和資源。最後工作幾年後,體力下降,不如新人,直接被淘汰。


如果一直重複做低附加值的事情,早日被代替不是什麼壞事。


當然,沒有做高附加值事情的能力時,做低附加值的事情是必須經歷的過程。


職場上並非到處都是所謂的壓榨,做一份工作,拿一份工資才是常態。


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一些通用的技能,離開了這個公司到其他公司同樣能生存,甚至是跨行業同樣能活得很好。


坦然接受自己會被替代,隨時準備被替代,甚至主動要求被替代,同時隨時準備去替代別人。


硬核年輕人生存指南:就業寒冬?這題我會!


03


不用簡歷找工作


不用簡歷也可以找工作嗎?


是的,不用簡歷找的工作往往更好。


簡歷是解決求職過程中信息不對稱的產物。求職者希望通過一份格式美觀、內容充實的簡歷給用人單位留下好的第一印象。用人單位希望通過簡歷初步判斷求職者是否符合擬聘崗位的要求。


如果我們能夠解決或者說緩解求職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簡歷也就無關緊要了。


讓自己成為移動的簡歷,寫過的文章,策劃過的活動,操盤的展覽,主辦的案件都是無形的簡歷。


不知道諸君有沒有注意到:大佬的名片往往都是非常簡單的,甚至沒有聯繫方式。


而那些名片中各種頭銜的人,往往是處於職場底層的搬磚民工或者是浮誇的中層。


為什麼會有這種差別?


大佬本身就是名片,不需要其他信息做背書。


關於這點,我曾在另一篇文章詳細討論過:


別再傻傻地購買簡歷修改服務了,不用簡歷求職才是真正的High Level


積累自己的技能、資源、聲譽和事業,就是最好的簡歷。


硬核年輕人生存指南:就業寒冬?這題我會!

04


寒冬裡藏著春天


就業寒冬,企業裁員,讓很多年輕人變得焦慮不安,進而買各種課程學習,試圖充實自己。


寒冬的可怕之處在於,平時溫情脈脈的淘汰機制無法體面地運轉,你被裁不是“我們不合適”,而是“養活不了這麼多人”。


焦慮可以理解,但要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不要自己亂了陣腳。


一方面,就業寒冬,企業裁員都是我們個體無法控制的,無論你焦慮與否,這種現象都存在。


另一方面,寒冬裡藏著春天,不是說寒冬過去春天就會到來,而是某些人的寒冬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就是春天。


疫情期間,實體經濟無法復工,線下零售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網購變得異常火爆,原來你能想到網上買菜還需要定時搶嗎?


就業寒冬,企業在招聘市場上更有話語權:同樣的待遇,可以招聘到更優秀的人才。


在寒冬裡,一些企業倒下,大鱷忙著廉價收購優質資產。


同樣的道理,聰明的企業會在寒冬裡抄底優秀的人才。


疫情過後,會有相當多的人選擇考公務員或者進入國企,這是一種無可厚非的選擇。


如果要在市場上混口飯吃,不妨考慮尚未成熟行業裡的初創公司,風險很大,成長也會很快,一切尚未定型,一切尚待定義。


面對寒冬,我們還能怎樣,站起來打他一拳不成?不,寒冬裡藏著春天。


硬核年輕人生存指南:就業寒冬?這題我會!


與諸君共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