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雅小刀盡顯文化魅力

  走進沙雅縣,除了乾燥的空氣,最能體現南疆風情的就是這裡多數男人都有的小刀佩飾,這種小刀通常只有兩釐米大小,做工非常精緻,小小的刀柄上還鑲有紅色、黃色的石頭。

  玉山艾合買提生長在沙雅縣,他是從喜歡刀具開始,慢慢學著做有民族特色的小刀的,他做小刀用的材料有價值不菲的犛牛角、寶石、翡翠,也有經濟實用的鋼鐵、紅銅,當我看到他身邊那些大大小小的工具之後,才體會到了沙雅小刀的文化魅力。

  像玉山艾合買提這樣做小刀的工匠大多分佈在沙雅縣一杆旗街、薩依巴克社區和該縣英買力鎮的阿其墩村及古力巴村一帶,尤其是阿其墩村,大家都稱這個村為“小刀村”,幾乎家家生產小刀,戶戶有生產小刀的作坊。

  據玉山艾合買提介紹,沙雅小刀的種類主要有紅月亮刀、動物角刀、孔雀刀、彎把角刀、沙雅刀尊五種,他最擅長的是孔雀刀,製作時要用純銅做襯底,把各種顏色的石頭模仿成孔雀羽翼形狀嵌在刀柄上,這樣看起來刀環就是孔雀的冠羽。所有的刀具裡最為尊貴的是鹿角刀,生長在塔里木河兩岸胡楊林叢中自然脫落的純野生馬鹿角是它的原料,野生馬鹿角每年五月份脫落一次,採集到後還要經過幾個夏季的暴曬脫脂方能使用,在製作刀柄時,要經過上百道工序。

  沙雅小刀如今已經成為民族藝術的一部分,沙雅縣一杆旗公司於2003年1月進行了商標註冊,並組織民間藝人按統一的質量標準制作小刀,使這一產品的生產逐步走上了規模化發展的軌道。並以“一杆旗牌沙雅小刀”為名將其包裝推向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