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方面入手,冷鏈物流市場有望實現健康發展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費者對冷鏈商品的需求逐步增加,生鮮電商迅速發展,冷鏈物流隨之蓬勃。然而,目前冷鏈物流體系還不夠完善,關鍵環節冷鏈技術及設備還不夠先進,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冷鏈行業的發展。面對這種現狀,國內冷鏈行業應該如何突破發展瓶頸?專家指出,我國冷鏈行業有望從供應鏈、標準、成本、末端以及設施這五方面實現突破,推動冷鏈業健康發展。

五大方面入手,冷鏈物流市場有望實現健康發展

首先,從供應鏈入手。一般來說,冷鏈供應鏈體系建設要緊抓兩端,一頭是生產端,另一頭是消費端。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採用企業型、平臺型、生態型供應鏈發展模式。比如鮮易供應鏈,它以開放的PAAS平臺(Platform-as-a-Service:平臺即服務)為支撐,通過先進的信息系統為重要抓手,不斷提升客戶服務能力和實現溫控全鏈路可視化,構築“產品+技術”雙驅動發展的誠信生態平臺,助力客戶實現商流、物流、信息流及資金流同步。

其次,加強管理,促進冷鏈物流體系的標準化發展。目前,我國冷鏈物流標準近百項,但是大多數為推薦性標準,只有少數為強制性標準,對企業的約束力不強。此外政府對冷鏈市場的監管不夠徹底,因而造成了市場上冷鏈物流設備亂象叢生,比如大量不符標準的“黑冷庫”和“黑運輸車”層出不窮。值得高興的是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中國畜牧業協會、全國工商聯水產業商會、中國果品流通協會、中國蔬菜流通協會與全國冷鏈運營聯盟聯合發佈團體標準《冷鏈運營管理規範》,並印發《全國冷鏈運營標準化評價辦法》,由五商協會組織開發的“全國冷鏈運營公共管理平臺”也於前段時間上線,這讓大家對未來冷鏈市場標準不斷完善充滿了希望。


五大方面入手,冷鏈物流市場有望實現健康發展

此外,縮減冷鏈物流運輸過程中的成本尤為重要。據瞭解,在全國接近5000多家生鮮電商中,純盈利的電商不足5%,絕大部分的商家都處於虧損狀態,當然也有一小部分勉強盈虧平衡。導致這種局面的原因有:一方面,在倉儲方面要建立專門的冷庫,在配送時要使用專業的冷藏車,而且對包裝材料的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建立生鮮全冷鏈物流體系,需要專業研發溫控技術、材料和設備,實現從倉儲、分揀、運輸到末端的全程“冷鏈”配送。冷鏈運營過程中所花費的成本很高,從而致使配送成本大大增加,商家純盈利自然也相應大幅減少。可見,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是冷鏈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末端配送是冷鏈物流的一大優勢,更是其實現健康發展的一大突破口。冷鏈到戶配送是冷鏈物流的最後一公里延伸,其中最關鍵的是,從點到面將冷鮮產品送到每個小區、每位消費者手中,讓“末端配送不脫鏈”。隨著冷鏈技術的不斷髮展,目前在冷鏈運輸當中已經能夠實現溫度數據的實時追蹤,能夠很好地確保冷鮮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保鮮程度。因此目前生鮮冷鏈配送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對末端配送包裹的材料進行創新,以最好的形式將最新鮮的產品呈現給消費者。


五大方面入手,冷鏈物流市場有望實現健康發展

最後,冷鏈物流要想實現健康發展還必須依靠強大的設施建設。在我國冷鏈基礎設施較為薄弱,在產地預冷、包裝、加工等環節設施有待完善,再加上生鮮產品一般保質期短、易腐壞,對溫度的要求以及送達的時效要求很高,每個環節的設備都要環環相扣、無縫銜接、精細吻合。數據顯示,我國綜合冷鏈流通率約20%左右,而美國、日本的冷鏈流通率已經達到了90%以上。此外,我國物流損腐率遠超5%,國際損腐率水平則還在5%上下。因而冷鏈基礎設施薄弱成為了冷鏈行業發展的“痛點”。


每個行業的崛起都會經過一段曲折的歷程,在不斷試錯中走向成熟。相信未來,冷鏈物流能從供應鏈、標準、成本、末端配送、設施這5個層面出發,實現冷鏈物流市場的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