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會“隱身”的魚:靠“隱身術”隱藏保護自己,捉到最好放生!

深海世界神秘又精彩,有很多海洋生物存在於此,但是越想在深海里生存,就越要有一聲獨特的“本領”,有的魚類靠自己龐大的身軀,來震懾比它弱小的魚類;有的魚類靠自己尖銳的牙齒,給自己打下一片“領地”,但那些小魚們又是靠什麼,才能在這個海洋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一種會“隱身”的魚:靠“隱身術”隱藏保護自己,捉到最好放生!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一種魚,它也是擁有獨特“技能”的,在海洋中,它可以通過“隱身”來去自如。之前有名在新西蘭旅遊的旅遊,因為喜歡海釣就跟著相約的當地人一起出海。而這名同行的新西蘭小夥在捕魚的時候,沒想到會捕捉到一條看起來十分“奇異”的魚。

一種會“隱身”的魚:靠“隱身術”隱藏保護自己,捉到最好放生!

這條魚通體透明,身體呈現膠質狀態,即使驢友和新西蘭小夥都擁有著豐富的出海捕魚經驗,但他們都從未見過這種魚。於是問了其它人,其餘人也表示自己未曾見過,在拿出手機進行一番搜索後,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魚。

一種會“隱身”的魚:靠“隱身術”隱藏保護自己,捉到最好放生!

這種魚屬於海洋無脊椎動物,名為樽海鞘,一般體長在1釐米到11釐米之間,就和我們的拇指差不多大小。樽海鞘大多都生活在比較寒冷的海域,其中南大洋數量最多。和其它小魚不同的是,別的魚都是靠擺動來進行活動,但樽海鞘而是靠自己的吸水作用來讓自己移動。

一種會“隱身”的魚:靠“隱身術”隱藏保護自己,捉到最好放生!

樽海鞘平時以微小的浮游生物為主,身體內部都是透明的,就像是“果凍”一樣,所以在海洋中它們就相當於“隱身”了一樣,這也是一種生存技能,來防止自己被更強大的動物攻擊甚至吃掉。驢友自己也上手輕輕地觸摸了一下,看起來雖然是透明的,但摸起來還是能感覺到“有鱗”的,而且感覺不像果凍那樣軟滑滑,要更為堅韌一些。

一種會“隱身”的魚:靠“隱身術”隱藏保護自己,捉到最好放生!

在樽海鞘的體內有一顆橘黃色的小圓球,看著有些可愛。據驢友瞭解,這種魚被科學家們認為是給海洋提供溫室氣體的主要“幫手”,看著個頭不大,但能消耗海面上大部分的含碳微生植物,再把排洩出來的東西沉到海底,也就相當於它們直接把碳運送到深海里,防止它們循環進入大氣圈。

一種會“隱身”的魚:靠“隱身術”隱藏保護自己,捉到最好放生!

其實,在大海中能見到樽海鞘的幾率是特別小的,所以驢友也表示自己很幸運,可以在無意之中捕捉到樽海鞘,但因為它們既珍稀又帶有很強的吸碳左右,所以如果有捕捉到它們的話,最好還是把它們放生到海里去。大家還知道哪些有“神奇”技能的小魚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小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