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自古以來就有巾幗不讓鬚眉之說,哪怕在古時候重男輕女思想十分嚴重,但是也不乏木蘭、王昭君等優秀的女性讓世人為之讚歎,她們的事蹟歷久彌新至今留傳,同時對後世的影響也十分深遠。
近代,有這麼一位華人女子,她的義舉讓整個歐洲為之震驚不已,甚至有個國家用她的名諱來命名市中心的一條大道,還讓西方的人民尊稱其為"聖母",她是錢秀玲,一名江蘇宜興女子。也許國人對錢秀玲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這三個字在比利時,對當地的人來說可謂是耳熟能詳。
她是錢秀玲
1912年,錢秀玲生於中國江蘇宜興,家風開明,是當地的一戶鄉紳家庭。從小家境良好,其還有一位時任國民政府陸軍中將的堂兄——錢卓倫。她和堂兄錢卓倫從小感情深厚,錢卓倫也對錢秀玲這個聰明伶俐的小妹很是疼愛。
雖然,家庭條件優渥、家人寵愛,但是錢秀玲的性格卻一點兒也不驕縱,她為人低調謙和,愛好廣泛,從小就喜愛打籃球。熱愛化學的她在少年時期就立下志向,學成以後要用己之所學報效祖國,像居里夫人那樣在科學的殿堂裡奉獻自己的一生。
在錢秀玲十七歲那一年,她遠渡重洋赴比利時留學,此時的錢秀玲懷抱著自己的科學夢想成為比利時魯汶大學化學系的一名學生,在這裡她不僅擁抱了自己熱愛的化學,也遇到了自己今生的摯愛——葛利夏。
葛利夏是一名外國混血兒,容貌英俊的他在一次課堂上和錢秀玲相識,兩個優秀的年輕人彼此吸引,互相傾慕。不久之後,他們相戀了。可想而知,在那個年代跨國戀實屬罕見,他們的愛情在大眾眼裡甚至是不被認可的,二人不僅要面對來自雙方家庭的阻撓,還需要承受來自外界的評判及壓力。
但是,縱使是有萬般阻礙,他們的手始終緊緊牽在一起,彼此愛得赤誠、愛得坦然、愛得無畏!戀愛期間,錢秀玲也沒有荒廢學業,在自己二十二歲那一年她成功獲得博士學位,打破了中國女性在比利時獲得博士學位的零突破。
畢業以後,她與葛利夏結婚,婚後夫婦二人定居在比利時的一個偏遠小鎮中,醫學院畢業的葛利夏小鎮開設了一傢俬人診所,錢秀玲就在診所當護士,夫妻倆婦唱夫隨,過起了遠離紛爭神仙眷侶般的日子。此後的六十年裡,錢秀玲與丈夫始終恩愛如初。
她是歐洲人眼中的"聖母瑪利亞"
婚後,心繫祖國的錢秀玲最初迫切的希望回到自己的祖國,用自己的所學報效國家。在說服丈夫以後,夫婦二人原計劃啟程返回中國,誰曾想計劃趕不上變化,日本為了轉嫁本土的經濟危機發動了戰爭。
此時,國內戰事緊張,不久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在歐洲國家全面爆發,導致錢秀玲無法回國,只能留居在國外。在紛爭的戰火之中,錢秀玲無法開展自己的科學研究,她
年少時的夢想也就這麼被擱置了下來。1940年,納粹的炮火無情轟擊比利時,很快比利時淪陷,就連錢秀玲和丈夫居住的偏遠小鎮也無法倖免,四處瀰漫著被戰爭梏桎的絕望與黑暗。就在戰爭爆發後的第三年,比利時當地的一位名叫羅傑的愛國青年,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設法在德軍列車通過的鐵路路段埋下地雷併成功炸燬該段鐵路。
不幸的是事情發生沒有多久羅傑就被德軍抓捕,鋃鐺入獄的羅傑面臨著生命危險。他的家人四處尋求幫助,他的父親甚至找了當時的比利時國王,就連國王都親自幫羅傑向德軍求情。但是,殘暴的德軍還是做出了絞刑的決定。
就在大家紛紛為這個年輕的勇士哀悼流淚的時候,錢秀玲站了出來,並表示自己會將羅傑帶回家。在大家的眼中請錢秀玲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中國女人,連他們的國王都做不到的事情她又如何能成功呢?
在一片驚訝與質疑中,錢秀玲執筆帶領整個小鎮的居民撰寫了一封求情信。原來就在大家陷入絕望的時候,錢秀玲發現當時德軍派往比利時的最高行政長官亞歷山大將軍在多年前曾經到過中國並與錢秀玲的堂兄錢卓倫是很好的朋友。
在她離開家鄉前往比利時前夕,兄長曾經交給自己一張照片並囑咐錢秀玲如果在國外遇上了困難可以拿著錢卓倫的這張照片去找亞歷山大將軍請他幫助自己。得益於兄長的這個莫逆之交,錢秀玲帶著兄長的照片和全鎮居民一起寫下的聯名信,在千辛萬苦之後終於見到了當時位高權重的納粹軍官亞歷山大將軍。
表明來意以後,誰也未曾料到的是,亞歷山大將軍答應了這個瘦弱的中國女人的請求,她憑一己之力成功將一條年輕的生命從納粹的絞刑架上救了下來。比利時國王都無法做到的事情,錢秀玲做到了!
就這樣錢秀玲成功救人的消息在比利時上下被爭相傳頌,一時間大家都紛紛讚歎這個看似無奇的中國女人瘦小的身軀裡竟然蘊藏著如此大的力量。不僅如此,當時在比利時被納粹關押的受害者家屬紛紛找到錢秀玲,懇求她救救自己的家人。
善良的錢秀玲在收到求助以後,在亞歷山大的幫助下成功救出了共計百餘名被納粹關押面臨死刑的無辜民眾。也因此受到無數比利時人民的愛戴,他們將這個勇敢善良的中國女人稱為"聖母瑪利亞",感謝她為比利時人民做的一切。
遠在比利時的"錢秀玲之路"
1945年,二戰結束。此時的錢秀玲在比利時已經家喻戶曉,埃克興市甚至為了讓後世銘記她的義舉,將市中心的一條大道命名為"錢夫人路",讓比利時人永遠記住這個中國人的名字還有她為挽救生命所作出的貢獻。
閱讀更多 文史旺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