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這兩位的小人物“背黑鍋”,才有曹操司馬懿的輝煌

“背黑鍋”這個詞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在職場上或者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見過一些例子,或者乾脆就是自己背的“黑鍋”。其實“背黑鍋”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背得好,那麼你在職場上或者生活中將會受到益處,反之要是沒背好,還會遭人埋怨,甚至還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三國時期,這兩位的小人物“背黑鍋”,才有曹操司馬懿的輝煌

同樣,在歷史中,也有很多因為“背黑鍋”而被史書記載的人物,今天為大家介紹兩位三國時期非常經典的“背黑鍋”人物,他們一個幫助了曹操穩定了軍心,從而取得了勝利,一個為司馬昭轉移了仇恨,消除了弒君的罪名,他們就是王垕和成濟。

先說王垕,建安二年(197年)時,袁術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稱帝,當時的曹操策略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自然不允許有人貿然稱帝,讓自己手中的天子成為一個擺設,所以他就親率大軍征討袁術。

三國時期,這兩位的小人物“背黑鍋”,才有曹操司馬懿的輝煌

然而,在戰爭的初期,曹操的行動進行得並不順利,東漢末年天災不斷,加之又經歷了黃巾之亂,百姓生活艱難,朝廷沒有太多的糧草,而曹操的軍隊號稱三十萬大軍,每天消耗的糧草甚巨。在與袁術壽春交戰之後,曹操沒有馬上拿下袁術,軍中又缺糧,導致軍心不穩。

三國時期,這兩位的小人物“背黑鍋”,才有曹操司馬懿的輝煌

而這時候為了穩定軍心,曹操就想到一個計策,他首先召來糧草的倉庫管理人員王垕,下令王垕在為士兵分糧時,減少每名士兵的口糧,致使軍中怨聲載道。然後再秘密召來王垕,對他說:“我想借你一樣東西穩定軍心,你放心,你的家人我會照顧的。”這時候曹操就暴露了他的真實目的,原來他想讓王垕背軍中無糧這口“黑鍋”,讓士兵們誤以為是他貪墨了糧草,以此消除士兵怨氣,最後果然如曹操所料,他將王垕斬首示眾後,軍心大為穩定。

三國時期,這兩位的小人物“背黑鍋”,才有曹操司馬懿的輝煌

而另一個人成濟則是司馬昭手下,曹魏末期,司馬氏的勢力遍佈朝野把控朝政,年輕氣盛的魏國皇帝曹髦不甘心淪為傀儡,便召集數百宮中侍衛決定拼死反擊,還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誰曾想曹髦召集的大臣中,事後便跑去向司馬昭告狀,致使事情敗露。

三國時期,這兩位的小人物“背黑鍋”,才有曹操司馬懿的輝煌

曹髦在帶人殺向司馬昭住所時,碰見了司馬昭中護軍賈充的抵擋,但是皇帝曹髦身先士卒,眾人皆不敢上前,賈充便呵斥道:“司馬大人平時養著你們吃乾飯的嗎?”賈充的手下成濟受激之下,便衝向前去幹掉了成濟。曹髦死後,滿朝文武指責司馬昭悖逆弒君,司馬昭為了平息眾怒,便將成濟推出了背了弒君這口“黑鍋”,成濟不服,被捕時逃往屋頂大罵司馬昭,被士兵亂箭射殺。

三國時期,這兩位的小人物“背黑鍋”,才有曹操司馬懿的輝煌

從上面可以看出來,王垕和成濟這兩人都屬於被領導扣了一口“黑鍋”,而且代價都是他們的性命,但是王垕死前曹操承諾過“汝妻小吾自養之”,即便王垕身死,但一家老小總算有個照應。而反觀成濟,不僅被司馬昭誅滅了三族,還背上了弒君這個重罪而被世人唾棄,顯然是不值得的。但也正是因為他們,不然就沒有大家熟知的三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