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月經期出血怎麼辦?五點原因分析為你解憂

女性非月經期yin道流血,醫學術語稱為異常子宮出血,是婦科非常常見一種症狀。


不少女性朋友,在月經剛乾淨沒幾天,又出現相比正常月經量要少很多的血,看著既像月經又不像月經,自己都被迷惑了難以分辨。有的在月經來之前出現點點褐色血,以為"大姨媽"即將造訪,已經做好迎接的準備了,可等了幾天還是褐色的。


非月經期出血怎麼辦?五點原因分析為你解憂

有的在月經後,"大姨媽"遲遲不走,血又不多,一點點褐色拖個十來天。還有的在同房後出現點滴血,被嚇得不輕。


以上種種情形,都屬於非月經期出血,即月經的週期、經期、經量出現異常。


不知你是否遇到了以上的異常出血情況呢?


非月經期出血怎麼辦?五點原因分析為你解憂

在介紹"異常子宮出血"之前,先說說正常的子宮出血,也就是月經,月經具有規律性和週期性。


出血的第一日為月經週期的開始,兩次月經第一日的間隔時間為一個月經週期。一般為21-35日,平均28日。每次月經持續時間稱經期,一般為3-7日,平均4-6日。經量為一次月經的總血量,正常月經量為20-60ml。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楊欣教授曾在講課時提到,用礦泉水瓶蓋來量化月經量。一個礦泉水瓶蓋大概裝5-7ml液體,大家可以參考看看20ml是多少哦。


非月經期出血怎麼辦?五點原因分析為你解憂

對於異常出血,查找原因很重要,只有診斷明確了,才能對症下藥。雪梨總結的五點原因如下:

1. 器質性疾病

患者來就診,雪梨醫生首先會考慮是否存在結構性改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器質性病變,通俗講就是是否長什麼東西了。


婦科B超檢查對於診斷器質性疾病很直觀也很重要。不論是否有xing生活史,在必要時都需要B超檢查,以排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腺肌病、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病變等器質性疾病。


非月經期出血怎麼辦?五點原因分析為你解憂

2. 臨近部位出血


對於有xing生活的女性,婦科檢查很有必要。檢查外陰、yin道、宮頸、泌尿道及肛門,看看是否有外陰挫傷、yin道粘膜損傷、宮頸出血、痔瘡出血等。


3. 血液疾病

血液疾病也會導致子宮出血,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在患者就診時,抽血檢測血常規就能判斷。


非月經期出血怎麼辦?五點原因分析為你解憂

4. 妊娠出血

如果就診的患者處於生育年齡並且有性伴侶或者已婚,需要考慮是否有懷孕可能。在懷孕的早期,胚胎髮育尚不穩定,先兆流產的表現也可能是點滴出血。


5. 卵巢內分泌功能失調

在雪梨醫生日常的工作中,內分泌因素引起的異常出血十分常見,佔比大概有70%-80%。今天會做重點闡述。


卵巢內分泌功能失調主要表現為月經週期紊亂,經期長短不一,經量不定或增多。


非月經期出血怎麼辦?五點原因分析為你解憂

常見有兩類:

①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其好發於青春期(14-19歲)和絕經過渡期(40-45歲)。

在青春期,女性生殖內分泌功能調節尚未成熟;在絕經過渡期,卵巢功能不斷衰退,卵巢反應低下。女性在這兩個特殊時期,如果再受到精神緊張、壓力增大、營養不良、飲食紊亂、慢性疾病、環境及氣候驟變等一些因素的影響,生殖內分泌功能就更是"雪上加霜",出現月經失調。


非月經期出血怎麼辦?五點原因分析為你解憂

②有排卵性月經失調,包括"排卵期出血",常見於生育年齡女性。對於這一類異常子宮出血,可能患者的月經週期、經期都正常,但在月經剛乾淨沒幾天又出現少量血,幾天後又會自己停止。B超檢查、內分泌激素測定可能都正常。對於這種情況,可以不處理。


總結

非月經期異常出血,可能是器質性病變,可能是鄰近部位和器官出血,可能是血液疾病或者懷孕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卵巢內分泌功能紊亂引起的。

如果發現非月經期出血,一定要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尋求醫生幫助分析原因。醫生可通過婦檢、B超、血常規、HCG,還有內分泌激素測定明確病因,及時治療。


第8版《婦產科學》

《異常子宮出血診治精粹》(楊欣主編)


本文參加【科學V計劃】,內容為作者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