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临《兴福寺碑》

八大山人

明宁王朱权后裔

八大山人临《兴福寺碑》

朱耷

四僧

之一

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时人,中国书画一代宗师。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驴屋等,汉族,江西南昌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宗,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练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书法,能诗文。清初画坛“四僧”之一。

八大山人书法早期学董其昌,疏淡雅致;后经数十年摸索锤炼,终成个人风格。秃笔中锋直下,锋芒内敛,顿转亦颇为含蓄,线条浑厚雄强中含婉约之姿,有极强的篆籀金石意味。

继僧人怀仁集王羲之行书而成《圣教序》之后,开元九年,僧人大雅又集王羲之行书刻成《兴福寺碑》。

八大山人临《兴福寺碑》

《兴福寺碑》(局部)

此碑高80厘米,宽103厘米。明万历年间于西安南城濠出土,因出土时仅存下半截,故俗称“半截碑”。后移至西安泮宫,始显扬于世。此碑残存三十余行七百余字,现藏陕西省博物馆。清代杨宾谓唐代集王书者有十八家,推“圣教”为第一,“兴福寺”列第二。《兴福寺碑》虽略次于《圣教序》,但王书静淡古穆之趣亦得到完美呈现,因而被历代书家推重。

八大山人早期书法涉猎颇广,遍及唐宋名家以及时代流行风气,例如《传綮写生册》中对欧体风格的创作,《酒德颂》中黄庭坚笔意的强调,《梅花图册》中董其昌书风惟妙惟肖的模仿。

邱振中先生把八大山人的风格划分为两个时期,以1670年前后为界,前期是他学习和积累阶段,后期已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其中草书和行书是八大山人取得的最大成就。八大山人临帖极具个人面貌,脱胎原作,有强烈的自我改造意识,笔者试以八大山人所临《兴福寺碑》为例,简单论述其临摹作品与原作的异同。

图2 八大山人临《兴福寺碑》(局部)

八大山人临《兴福寺碑》

唐以后的书法把运笔的动作强调于笔画的端点和弯折处,而唐以前的书法则从篆隶来,强调线条内部运动的复杂性,唐代以后的书法用笔方式使得线条中部一掠而过,有“中怯”之病,八大山人无疑意识到这种古意的缺失,一改时人习气,直追魏晋,以篆隶的中锋用笔和提按来改变唐以后笔法缺失之病,从而使得其线质厚实圆润,古意十足。如图2中“守”“司”字右上角的转折的方角以平转代替了方折的用笔。图2中“班”“守”“西”等字中的粗细以同一基调的线条平实运动写出,较原作更为厚实,更接近秦汉篆隶的意韵。

左:八大山人临《兴福寺碑》

右:《兴福寺碑》(局部)

八大山人临《兴福寺碑》

八大山人极其强调结构,突出原作中的某些部分,造成夸张与冲突。如图2中,“肇”字缩短户部撇画的长度,使得肇字更为修长。“自”使得撇画与竖线连接形成斜线,其它部分不改变,较之原作更具倚侧之势,“守”字原本寸部横线与宝盖头的斜线有强烈的角度反差,使得“守”字上半部分的奇险归于平衡,寸部的横画与守字宝盖头的斜画做平行,使得原字的险绝险上加险,倚侧之势趋于极度夸张,形成了强烈的效果。

左:八大山人临《兴福寺碑》

右:《兴福寺碑》(局部)

八大山人临《兴福寺碑》

在章法的配置中,八大山人减弱了线条的对比度,为了不造成呆板臃滞,他利用墨色的枯湿浓淡与强调单字空间的黑白对比来解决。如图2中“西”“守”“师”等字的留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左:八大山人临《兴福寺碑》

右:《兴福寺碑》(局部)

八大山人临《兴福寺碑》

八大山人是明清朝代更迭时期的书法集大成者,其学书的切入点值得我们深思,希望通过对其书法的研究使得我们能形成自我独特的观察视角,从而为自己的艺术语言找到新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