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些主动选择“低收入”工作的人,最后都成功了?

为什么那些主动选择“低收入”工作的人,最后都成功了?

外甥高考完后直接应聘到我们当地的一家艺术培训机构教架子鼓。

我问他工资待遇怎么样,外甥洋洋得意地说:“一个月三千,每天两节课,上下午各一节,每节一小时,包吃住!”

我打趣他:“呦!这么多,比端盘子强多了。”

外甥更兴奋了:“小姨,你算说对了。我去肯德基,点餐员是我同学;去网吧打游戏,服务员是我同学;那天和我妈逛街,卖衣服的也是我同学。他们每天从早干到晚,一个月才一千多,又苦又累还得伺候人,太不值得了,这样的活儿我可不干!”

外甥刚高中毕业,涉世不深,看到和他一样的同龄人不如他,难免口出狂言。不过,现在社会上有些年轻人在择业时确实对低收入工作存在偏见,觉得工作又苦又累挣得又少,有的宁肯在家待业也不去干低收入的工作。

难道低收入工作真就这样不得人心吗?还是我们对这类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

美国当代杰出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大师托马斯·索维尔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中说:“

那些瞧不起低收入工作机会,认为这些工作很‘低贱’的人,或者拒绝在入门工作中接受低报酬的人,通常都没有远虑。”

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有下面三个原因。

为什么那些主动选择“低收入”工作的人,最后都成功了?

低收入工作可以调节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低收入工作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根据2009~2019十年间参加国考人数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家公务员每年的录取比例都在45:1到60:1的范围内。比起一般的工作岗位,竞争明显激烈。

但即便竞争强度大,历届大学毕业生还是热衷报考公务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公务员更为体面、稳定、收入也不错。

不过,公务员固然好,但对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并不适合。假若这些人再没有一技之长的话,连应聘到一些企业或公司的机会都没有。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选择一些底层的工作,比如端盘子、打扫卫生等。虽然苦点累点挣钱不多,但混个温饱不成问题。

所以,低收入工作可以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为我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年轻人有了工作,就不会东游西逛,专心做自己的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也起到积极作用。

为什么那些主动选择“低收入”工作的人,最后都成功了?

人力资本会加大那些刻苦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人与不学无术的人之间的收入差距。

“人力资本”是决定收入高低的主要因素

在经济学中,一个人自身所具备的技能、洞察力以及工作能力统称为“人力资本”。

这里的技能通俗地说就是你所具备的一技之长,比如修理汽车、画画、网络维护等;洞察力,是指你对一件事情的深度观察和理解能力;工作能力包括的就多了,比如领导力、组织能力、沟通力等。

人力资本也代表着资本的投入,它来自学校教育、工作、读书,或者摆弄电脑、相机等事物得来的经验,另外我们从老师、父母和同事身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也都属于人力资本。

在体力劳动为主的时代,二十岁的年轻人比四十岁的中年人更受雇主喜欢。到了现代社会,体力劳动逐渐被机械所代替,经济活动中身体发挥的力量越来越小,知识和高科技的作用越来越大。

正如托马斯·索维尔所言: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不同性别人的收入因而更加平等,同时人力资本也会加大那些刻苦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人与不学无术的人之间的收入差距。

不久前,华为总裁任正非亲自签发邮件,对八位顶尖的2019届博士生实行年薪制,其中最高年薪上限为201万,最低的年薪下限也有89·6万!华为这一举措根本目的是吸引人才。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人人力资本越雄厚,越容易受到劳动力市场的青睐。

为什么那些主动选择“低收入”工作的人,最后都成功了?

通过选择低收入工作可以完成人力资本储备,实现梦想

低收入工作可以降低进入某行业的门槛,以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

有的人通过选择低收入工作,以进到自己想进的公司,完成人力资本储备,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年360总裁周鸿祎从西安交大研究生毕业后,选择进北大方正从事电脑编程工作,每个月工资800元,住在地下室里。那时他本可以去银行工作,或者去深圳淘金,这些都比他在北大方正挣得多的多,但为了学习一个软件公司的具体运作过程,他还是选择留在北大方正。

他说:“我去北大方正就是去学习的,既然去学习就不要在意是不是住地下室,是不是工资很低,公司不问我要钱就不错了!”三年后,他成为公司最年轻的研发经理。再后来,他离开北大方正,创办3721,任雅虎中国总裁,出任奇虎360董事长,没有雄厚的人力资本积累,就不可能让他实现心中的梦想。

所以,别小看低收入的工作,当你心怀梦想,又走投无门时,它是你实现梦想的敲门砖。

当然,谁也不想一直从事低收入的工作,它是我们积攒人力资本的手段,是为实现人生梦想做的准备。那我们如何才能从低收入者转变为高收入者呢?

为什么那些主动选择“低收入”工作的人,最后都成功了?

不被短视思维局限,从长远考虑

很多人在择业时会面对这样的纠结,这家公司月薪两千,那家公司月薪三千,我到底该选择哪家公司呢?有些人单纯的以钱为衡量标准,觉得挣得多就是好工作,于是毫不迟疑地选择月薪三千的单位。事实上这都是短视思维的结果。

所谓短视思维就是被眼前利益吸引,不顾将来的想法。央视曾有个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广告末尾有一句话“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意思是人类不要为了自己现在的需求,就肆意浪费水资源,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同样,我们在择业时也不要被暂时利益所迷惑,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比如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等,这些才是促使我们积累人力资本的主要因素。

一战时期,美国有一位名叫保罗·威廉姆斯的年轻黑人对建筑很感兴趣,立志要当一名建筑师。当时有一家建筑公司给他提供了带薪的工作机会,但为了获得更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他拒绝了这家公司,转而去另外一家更著名的建筑公司做没有薪水的勤杂员。

随着职业生涯的逐步发展,保罗·威廉姆斯终于成为一名杰出的建筑师。他设计建造了很多知名的银行、酒店、教堂,著名的洛杉矶国际机场的主体建筑就是他设计的。他将自己的时间和劳动力都投入到人力资本积累中,最终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正如托马斯·索维尔说的那样“

很多人继续从事一些工资水平低于其他途径所能获得的报酬的工作,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收入较低的工作给他们带来的经验更加珍贵,他们都是不囿于眼前得失、能够深谋远虑的人。

而薪资相对来说是最可变的,它会随着社会、行业、政策等的变化而变化,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几年前银行、邮政等行业的工作人员都拿着高薪,现在行业走下坡路,以前的高薪早已经不再能称得上是高薪了。

为什么那些主动选择“低收入”工作的人,最后都成功了?

想从低收入者变为高收入者,进大公司工作是明智的选择

选择进大公司工作

想从低收入者变为高收入者,进大公司工作是明智的选择。为什么这样说呢?

1.进大公司工作可以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

同学小李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小规模的合资企业工作,工作两年后,因公司不给兑现当初的承诺辞职了。

之后他应聘到扬洲一家在本行业中排名第一的大型集团公司工作,从接受最基本的岗位培训,熟悉各项生产管理制度、规则、条例,到参加各种管理会议,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逐渐从一名基层员工成长为公司的管理人员。

在这期间,他学会了计划、调度、采购、仓储、设备维护、工艺流程、营销推广等各部门的基础知识。同时,公司强大的背景也为他打造了优秀的个人名片和优质的人脉。

七年后,他主动辞职去广州创办自己的公司,现在事业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大公司经营多年,一般都具有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规范合理的晋升制度。除去小李个人的努力,没有在大公司的历练和发展,就不可能快速而全面的积累创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当然也不会从一名低收入的基层员工一跃成为拥有高额收入的创业者了。

2.进大公司工作可以收取更多的人员管理税

如果一家大公司层级设计合理的话,虽然公司利润并不一定那么高,但那些层级高的管理者收入还是非常可观。

我所在家乡有一家煤炭企业隶属央企,虽然现在行业不景气,但一个队长(管二三十个人)的年薪也有二十多万,而一线员工(下井采煤)的年薪也就十万左右。可想而知那些层级高的管理者的年薪一定会更高。

这其中的道理说起来很简单,因为大公司隶属的员工多,当你把在一家大公司做管理者的收入想象成从下属那里收取管理税时,手下人越多,你收取的管理税当然也就越多了。

为什么那些主动选择“低收入”工作的人,最后都成功了?

想改变低收入的状况,学习是必须走的路

不断地学习

想改变低收入状况,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是必须走的路,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储备人力资本。

美国著名的F·W·伍尔沃斯零售连锁店的创始人伍尔沃斯先生,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给一家商店当勤杂工,干些扫地、清洁货架、搬运货物等纯体力的工作。

无偿工作三个月后,伍尔沃斯成为一名带薪雇员,逐渐掌握了和顾客打交道、与供货商合作、核算财务报表等商业知识。凭借这些知识和经验,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商店。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他又在全美建立了一系列连锁商店,并把业务拓展到全世界,最终成为那个时代最富有的商人。

我们可以像伍尔沃斯一样在实践中学习,也可以通过读书、培训、向身边的人请教等方式学习。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总裁袁岳曾说:“大部分事情的周期都是5~6年,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每年的过时率是25%,5年之后基本就用不上了。”

站在这样的角度来考虑,不管是低收入者还是高收入者,学习都是我们一生必须做的功课。

其实“低收入”工作并不可怕,假如你有改变这种状况的决心和持续学习的热情,它将会是你人生路上的里程碑。

当你学会用经济学思维去看待“低收入”工作,你就不会被其表象所吓倒,相反你会看到它里面蕴含的光亮,并让它照亮你实现梦想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