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的處世之道

有這麼一位功臣,其功勞用功高震主都不足以來形容,用皇帝的話來說,只要他願意,皇位都是他的,按理來說功勞到了如此地步,想急流勇退都不太可能,然而他卻榮寵一生,得以善終,享年八十五歲,甚至死後還配饗皇家宗廟廷,陪葬於皇陵!他就是唐朝中興名將郭子儀!

郭子儀的處世之道

史家曾用一句話評定他的一生:“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郭子儀的人生,就是對“厚道”最好的註解。

郭子儀,唐朝中興名將,他歷經武則天、唐中宗、唐督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堪稱七朝元老,更被德宗一朝稱號“尚父”。

郭子儀盛稱“千古笫一武狀元”之美譽,難得的由一個武狀元官至宰相,加封汾陽郡王。

郭子儀的處世之道

可以這麼定論,郭子儀沒有依靠父親郭敬之的庇護成長,他的功勞完全靠“一槍一彈”打出來的,最終成為中興時期唐王朝最為核心的盡忠人才。

郭子儀成名於“安史之亂”,他是中流砥柱,力挽狂瀾,是安史之亂從此讓他走上巔峰,成就輝煌。

應該說,“忠”貫穿了郭子儀的整個靈魂。“忠”,不是天生就有,是他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提升。

郭子儀的處世之道

老子曰“大功告成,諸事辦妥”,隨自然現象,郭子儀不居功自傲,順其自然,與眾臣打成一片,相處皆大歡喜,從而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人性的弱點在於不知足,在於“貪功”,必然出現“貪功”而“自傲”,“自傲”而“身敗”。

經過郭子儀潛心探究,他在官場上運用自若,找不到半點瑕疵,幾朝皇帝都放心,不得不認為他深謀遠慮,說他是“完人”,一點不為過。

郭子儀的處世之道

在實踐中,他大智若愚,是結合自身修養的結果,這既要付出心血,有時還得“犧牲”一些東西,才能完美達到。象魚朝恩這樣的小人,掘郭子儀家祖墳,同僚們都為郭子儀打抱不平。然而郭子儀卻自責這是手下掘別人墳墓所遭的報應,後來,魚朝恩不恨反敬郭子儀。

像郭子儀這樣,永遠能夠認清自己的地位,永遠能夠保持一顆謙虛謹慎的心,並懂得以政治的眼光看問題,加之胸懷坦蕩,待人以誠,忠智俱備。人生路上沒有運氣,只有因果。你所有的好福氣,都藏在了厚道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