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推倒的,是人們心中的“雷峰塔”,這才是魯迅心中所嘆息之處

導讀

我再把魯迅先生的《論雷峰塔倒掉》讀了一遍,對當年魯迅先生寫這篇文章深為感嘆,如果只是粗讀,其實覺得很無聊的,似乎只是重述了《白蛇傳》的故事,至少當時是這種感覺,那時的語文課上,也沒有做詳細的說明,但如果咱多讀魯迅先生的其他作品,把相關作品關聯起來,就會感覺出文章的偉大之處。

難以推倒的,是人們心中的“雷峰塔”,這才是魯迅心中所嘆息之處

雷峰塔舊照

《論雷峰塔倒掉》總共有四個角色,法海、許仙、青蛇和白蛇和吃瓜群眾,雷峰塔也可以算是一個角色存在:

雷峰塔 封建禮教

法海 封建社會或推行封建禮教之人

許仙 無反抗意識的受害者

青蛇和白蛇 有反抗意識受害者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理解這篇文章,很多疑問應該可以迎刃而解了。本文發表於1924年,進入民國已經13年了,但是已經崩塌多年的封建思想還在影響著當時的人們。所以,魯迅先生只是很輕描淡寫的開篇:聽說,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聽說而已,我沒有親眼看見。

難以推倒的,是人們心中的“雷峰塔”,這才是魯迅心中所嘆息之處


其實恰好反映出魯迅先生當時很無奈的一種心情,已經沒有那種欣喜或驚訝的感覺。

現實中的雷峰塔倒了

從現實中而言,雷峰塔和保俶塔同在西湖,都有明顯的維護封建道統的色彩。

雷峰塔於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日下午,突然坍塌。作為歷史文物的倒塌,自然是可惜的,但魯迅這篇文章採取的是文化批評的視角,把雷峰塔當作封建制度象徵物,進入了另一個評價體系。這種文化批評視角的轉換,是魯迅啟蒙、批判、改革精神的結晶。

難以推倒的,是人們心中的“雷峰塔”,這才是魯迅心中所嘆息之處

法海劇照

所以,魯迅用《白蛇傳》故事情節,說明了封建勢力對人民的殘害過程,自古中國的老百姓也對夫婦和諧的兩性關係充滿渴望,廣為流傳的幾則民間愛情故事就是對這種渴望的形象描繪。《梁祝》中梁山伯與祝英臺情深意厚,生死相隨,同穴化蝶。《天仙配》中董永夫婦“你耕田來我織布”,“夫妻恩愛苦也甜”卻也被壓制,也是天隔一方。

最有意味的是《白蛇傳》,丈夫許仙眉目清秀,溫柔多情,但又性格軟弱,易受他人蠱惑。而妻子白娘子卻是武藝高強,俠骨柔腸,對許仙一往情深。許仙受人挑撥而棄家出走,她不但全無怨恨,還多方袒護。許仙病重垂危,她不顧有孕在身,冒死去盜仙草。為了從法海手中解救丈夫,她不惜“水漫金山”,與法海以死相拼,最後被法海壓在雷峰塔下依然無悔。

白娘子的故事讓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感動不已、敬重不已,魯迅《論雷峰塔的倒掉》表達的就是中國老百姓男女老幼的共同心願。

難以推倒的,是人們心中的“雷峰塔”,這才是魯迅心中所嘆息之處

凡是有這種遭遇的這些人可能都一種想法,我怎麼會生在這種社會呢?就是這個道理,很明顯,從制度上已經沒了,可是那些封建殘餘的思想依舊存在,所以魯迅先生毫不掩飾自己真實的想法:

“那時我惟一的希望,就在這雷峰塔的倒掉。”

如今雷峰塔確實倒掉了,又怎麼樣呢?

他居然倒掉了,則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為何如?

但由於歷史的慣性和惰力尤其可怕。就因為中國的封建社會歷時太長了,傳統太久,對人們的毒害非常之深,因而即便是封建主義和封建禮教,從制度的層面已經被否定和被推翻,但是封建思想和習性,卻很難很快和徹底從人們的頭腦中清除,甚至在現實生活中,還會以不同形式保留了下來。還有一些人理性上也批判封建社會制度,感性上卻溫情脈脈,不能和封建主義作最徹底的決裂。

難以推倒的,是人們心中的“雷峰塔”,這才是魯迅心中所嘆息之處

一些被魯迅稱之為“骸骨的迷戀者”,表面上也冠冕堂皇說幾句反對封建主義的話,實際上卻以各種藉口有意無意地美化、保持、承襲封建社會制度中某些最腐朽的東西,使封建社會制度的某些方面得以在新的形勢和條件下苟延生命。這既助長了封建主義的延續,也恰證明中國封建社會制度的頑固性和生命力。這些人就是法海式的代表人物。時過境遷這些人還在用封建禮教的種種規則來打壓著新生的事物。

這是有事實可證的。試到吳越的山間和海濱,去探聽民意。無論是田夫野老,還是蠶婦村氓,除了幾個腦髓裡有點毛病的之外,哪個不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

這在魯迅先生很多文章都可以看得見,他們的影子,這些人一直還活在封建社會。還有人在維護著那些封建禮教。

所以,人們內心的雷峰塔還依舊存在。

內心的雷峰塔依舊還在

魯迅先生對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了解甚深,獨具卓見。而這兩者又是緊密相關、互為因果的。因為對封建社會的認識越深刻,對現實社會的認識也就越清醒;反之,對現實社會的認識越真切,對封建社會的認識也就能得到真實的印證。毫不誇張地說,魯迅先生對於中國封建社會歷史的認識,比一般歷史學家還深刻,更不用說那些政治家、和一般的革命家所能及的。

難以推倒的,是人們心中的“雷峰塔”,這才是魯迅心中所嘆息之處

被害者有的在被害時還表現出十分的麻木,如:閏土、祥林嫂、阿Q等,有的在被害時則表現出幾分清醒,如:子君、涓生、魏連殳、呂緯甫等。

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如同現實中雷峰塔已經倒掉,魯迅本來對革命充滿期待,魯迅並未否定辛亥革命本身,他只是從歷史的高度來總結辛亥革命的經驗教訓。

首先,他認為辛亥革命最大的侷限是沒有徹底打碎舊的封建國家機器,因而給革命埋伏下了危機,最後導致革命的流產。所以即使到了民國,還有一些腦髓裡有點貴恙的文人,竟然為法海之流忿忿不平。

他看到周圍仍然是那樣沉悶,“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真是有不勝其寂寞和悲哀之感。與此同時,形形色色的封建思想,孔孟禮教,迷信靈學……還在人們生活中佔據統治地位。辛亥革命並沒有給古老的中國吹進一點點新鮮空氣,所有的人都擠在一間絕無窗戶的鐵屋子裡昏睡,這真是怎樣的人生,怎樣的世界啊!

對此情景,魯迅是十分焦急,十分憂慮的,他一直堅強地思索著這個問題:這種情形哪裡像經過了一場大革命呢?

難以推倒的,是人們心中的“雷峰塔”,這才是魯迅心中所嘆息之處

出國的留學生曾經還留著辮子

因此,魯迅先生得出一個結論,“現實中的雷峰塔已經倒掉”,其實“

心中的雷峰塔”最難已倒掉。就如同滿清時期人們頭上的辮子一樣難以剪掉是相同的道理。

因為革命之後不但剪去辮子的人不再被人笑罵,而且罵人的人的辮子也要被警察剪去——辛亥革命的一大成功是終於把拖在中國人腦後的那條愚昧、落後和恥辱的標記革掉了。這雖然看來是件小事,但得如此畢竟是多少人用鮮血換來的。只要想一下中國留學生在國外是怎樣因為辮子而受辱、苦惱,就知道剪辮的意義絕不只剪去一根辮子,它表明中國人至少在外表上可以和其他國家的人民站在一起。

我們都知道魯迅到日本留學不久剪辮後寫的《自題小像》詩,他是把剪辮和革命聯在一起的。當時的熱血青年都把自己看作黃帝的子孫,這雖然含有一些狹隘的民族主義成分,但從當時的歷史條件看,也未嘗不能看作是具體的愛國主義。光復中華,血薦軒轅,並不止是推翻異族的統治,也是要清除腐敗的政治,振興自己的民族和整個國家。從這裡就可以理解魯迅對革命剪辮的興奮心情,他是把剪辮當作政治鬥爭的勝利來看的。

難以推倒的,是人們心中的“雷峰塔”,這才是魯迅心中所嘆息之處

魯迅筆下的阿Q

但是,再到後來看現頭上把辮子剪了,但思想和行為並沒有與時俱進,依然是守舊、愚昧的思想,甚至還在用封建禮教為工具打壓著其他的人。所謂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雷峰塔也是如此,雷峰塔倒了,被壓制在塔下的白娘了獲得了自由,而法海躲在蟹殼裡還在安然無恙的念著“阿彌佗佛”。

如何推倒人們心中的雷峰塔

抨擊了雷峰塔象徵的封建專制主義,對於“偷挖中華民國的柱石”“在瓦礫場上修補老例”的“奴才”給予了無情的揭露,要求“革新的破壞者”敢於站到鬥爭的前列。抨擊了雷峰塔象徵的封建專制主義。

魯迅先生用法海這個角色,意指那些多管閒事的仁義之士,傳統人士,與平民之間的衝突。至於他們下場是好是壞,關鍵看是否真正得民心,而不是簡簡單單地去把事情做好,不得民心,活的人見人打,活該。

難以推倒的,是人們心中的“雷峰塔”,這才是魯迅心中所嘆息之處

正如法海那樣,白娘子自迷許仙,許仙自願娶蛇腰,和其他有什麼相干呢?可老法海偏要放下經卷不念,橫來招是搬非,破壞人家的婚姻,這大約是懷著嫉妒罷。本來出家之人不該嫉妒之心。

因此,魯迅先生始終認為除掉心中雷峰塔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

不由得想起周星馳拍的《濟公》裡的九世惡人、九世乞丐和九世野雞那樣,一直認自己就是惡人、乞丐和野雞,無論世道如何變幻,濟公如何引導感化,他們始終忘記不了自己的身世和地位,感化的難度都非常之難,而人們心中雷峰塔也是那樣的頑固。

難以推倒的,是人們心中的“雷峰塔”,這才是魯迅心中所嘆息之處


真不是個臆想,雷峰塔和保俶塔一樣,都在西湖邊上,吳越建國之初建立了雷峰塔,都是用來作封建道德的標識。是吳越王為王子錢弘俶入貢宋朝的禮物,有明顯的維護封建道統的色彩。

辛亥革命後,雖然封建專制已經被推翻,但封建制度並沒有從此“絕種”,相關復辟勢力仍存在復古論調仍在爭論不休中,所以要徹底清除封建思想意識並不是什麼容易的事。

《論雷峰塔的倒掉》寫於1924年10月28日,剛好是雷峰塔倒掉一個月後。距離辛亥革命的勝利已經有13年,距離五四運動也已經有了5年之久。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兩千年來的封建統治,但實質上並未改變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難以推倒的,是人們心中的“雷峰塔”,這才是魯迅心中所嘆息之處

五四運動後的新文化運動,雖然對封建思想、封建道德進行了有力的衝擊,但也遠沒有將這些汙泥濁水沖洗乾淨。

而1924年冬,恰好是北洋軍閥政府加強其反動統治的最高峰,全國反對北洋軍閥政府的革命鬥爭也是最高潮的時候,魯迅這個時候發表這篇文章,借題發揮,其醉翁之意遠遠超過了批判封建禮教的範圍的。

如何推倒人們心中的雷峰塔,這或許也是魯迅先生絞盡腦汁想要做的事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