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者,该有的一种意识是什么?

一、问题

这些天,在自律训练方面。删除了手机闹钟设置的自律计划,然后发现这个小尝试的自律效果不如之前。

总以为一些事情的开始需要仪式感,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去掉一些形式了。

现在想着,是不是仪式感要贯彻始终?还是这个“差不多的时候”还没到时候?

如果自律行为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不积极作为,不保持持续执行的状态,反而会难受,所以自律行为惯性化这个说法是可以存在的。

也就是说,没有多大的仪式感。自律状态还是可以保持的。

因此最近没有保持自律状态,或者说自律效果不明显。仪式感的影响力不大。

那就是另一个问题。“差不多的时候”还没到时候。“差不多的时候”是自以为我的自律行为已经可以惯性化了,可以去掉一些形式上的东西了。

但发现还没“到时候”。还没到自律行为开始真正成熟的时候。这段时间的努力只是制造一种“可以去掉形式”的假象。

我自作聪明地去掉了计划这个部分。现在发现在自律过程中,有一种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计划感。

自律者,该有的一种意识是什么?

二、计划感

计划感,是一种微妙的存在。它在自律行为中,会积极的表现为,对一件小事情的执行,在头脑里有一种计划的意识。

思想活动轨迹大概是,这件事情什么时候去做?怎么做?如何调动可利用资源,去促使这件事情完成?诸如此类的问题。

刚开始自律的人,会列出执行计划。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情?怎么去完成?闹钟应该调到什么时候?这些行为,都在无形之中培养着自己的计划感。

而我在最近几天的小尝试里,丢失的就是这份计划感。在自律行为还没有彻底惯性化的情况下,也就是说,自觉“差不多的时候”,其实是还没到时候。

就删除了闹钟里的计划,因为没有了闹钟的提醒。所以具体小事的执行,没有了大概的时间感。就变得不知所措起来。

这个时候,计划感显得非常重要。而我还没有。

自律者,该有的一种意识是什么?

于是又开始了小成就感的堆砌,我又规规矩矩地,在手机闹钟上设置了自律计划。通过闹钟不断提醒,来训练自己的计划感。

虽然这些天小尝试的自律计划,所得到的效果,让我很不满意。这些问题,与刚刚开始自律的我们,也是非常像的。所以我们要重视起来。

重视什么呢?就是在自律过程中,允许自己失败。宽容自己,但要积极要求自己,要求自己在未来的时间里,把计划里的自律小事,认真对待,积极完成。

不要因为没完成的自律小事,而让自己产生愧疚心理,从而放弃持续执行,放弃整个自律计划。

要把计划感重视起来。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情?最好要有闹钟或者别人来提醒一下。这是刚开始自律的人必经的阶段。

当你不断重复这项工作的时候,就能很巧妙地把计划感,训练出来。但也不需要过分地计划,也就是说,你不要把每分每秒,都安排上自律计划的执行小事。

刚开始自律的人,不要在列表上或者手机闹钟里,设置密密麻麻的计划。如果安排的项目太多,自己应付不来,执行不下去,就会打击持续执行的信心,从而放弃整个自律计划。

刚开始自律的人,不要把项目执行时间安排得太紧,从而让自己陷于过分紧张的局面。让执行时间变得轻松起来,轻松到让你足以应付自律项目的执行。让自己能享受到自律计划,带给我们的小成就感。

刚开始自律的人,要重视小成就感的堆砌,甚至要让小成就感的堆砌,贯穿整个自律计划。所以我们在制定自律计划的过程中,要由易到难,这样有利于小成就感的堆砌,增加持续执行的信心,能更好地保持自律状态。

自律者,该有的一种意识是什么?

三、重视计划感

尽管计划感,是一个不用过分要求就能存在的东西。

但在自律行为深入和惯性化过程中,它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在头脑里让我们有一种意识。

什么时间?要干什么事情?怎么去执行?怎么去调动资源具体执行?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头脑里要尽量快速有这种意识。

自律,是一种持续与别人拉开人生差距的能力。是各种身份的人,想要逆袭,想要改变现状,想要给所爱之人更好的生活条件,所必须的一种持续输出的能力。

希望你我都能在自律的路上,把自己当回事,在自律路上当自己的上帝,当自己的摆渡人,去经历,去吃苦,去面对这一路上的风风雨雨,踏遍无数夜的黑,以我们最年轻的姿态,去迎接属于我们应得的曙光。

自律者,该有的一种意识是什么?

(备注:图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