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店租成了社区商铺的“命门”


  • 今天搞原油期货的大客户们遇到了百年不遇的行业"地震",5月交货的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玩起了"自由落体"运动,跌到0美元还不止,最终收于每桶-37.63美元。这什么概念?"油不要钱,桶还白送"。经营多年的原油期货生意功亏一篑,积累多年的资本打了水漂,一夜回到解放前。


疫情之下,店租成了社区商铺的“命门”


  • 疫情之下,经济必然会受到影响,大到世界各个强国、集团,小到小微企业、各个社区门店无一例外。有的人说了,有一些行业就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火爆了,如电商、医疗等等。其实这是眼前的利好,长期来看未必。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大势不好,有个别好的也是暂时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 细想,大多数的行业都在"失血",哪会有那么多人去抢着消费?前些天某些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在忙着发行"消费券",好多人也是抢的不亦乐乎,但是后来呢?貌似有部分人抢到手了也没有去消费。"家有余粮心不慌",奈何"余粮"有限,新粮欠收之下,有多少人愿意"买买买"呢?


疫情之下,店租成了社区商铺的“命门”


  • 社区店铺以小老板、个体户为主,很少有大型的连锁公司。本身抗风险能力就是有限的,大都是"本小利微",平时收入有好有赖,用他们的话说"比上班强不到哪去,就是能顾家"。经济动荡之下,基本上能撑过半年就很不错了。平时主要的成本除了员工工资、必备存货之外最重的成本莫过于"店租"。


  • 尤其是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更是突显出店租成了商户的"命门"。


  • 这种压力,可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五百年前五行山上的那道"封印"。像诸如沿街店铺类的小微企业、个体户,是没有话语权的,尤其是单个商户,更是"客随主便"。生意好的时候,房东要想涨房租可能会有一百种理由,商户肯定是不敢不从,要么客随主"变",要么就走人。这时的商户肯定得好好掂量掂量,多年的人气积累和付出都会大打折扣或者一扫而光,尤其是需要在一个地区深耕细作才能取得效益的企业,例如房地产经纪公司、医药、保健、培训公司等。如果鼓起勇气,换个地方,能否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我们小区西门原来有一家店,生意还算过得去,但是突然间老板就要搬家。据老板讲,以前房租是18万/年,铺子到期了,房东要涨到36万/年,没办法只好搬家了。但是这事情已经过去小半年了,恰巧赶上疫情,店铺一直空着。不知道那个铺子的房东会不会后悔,但当初那个不情愿搬家的老板说不定还在"庆幸"。


疫情之下,店租成了社区商铺的“命门”


  • 我国的民营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所做的贡献表现为: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好多国有企业掌握着国家的命脉,好比是大动脉,但众多的民营企业就像是通往全身、滋润着各个细胞的毛细血管,缺少"微循环"也是不行的。


  • 各行各业都需要上下游企业的通力合作,上下游是一条由各个大小公司联合组成的有机链条,"唇亡齿寒"的道理都懂。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显而易见,其影响会从各个上游企业逐级传递到下游企业。这种传递是需要时间的,由于各级下游企业都有一定量的库存,所以影响不会一下子凸显出来,等"库存"或者"积蓄"消耗差不多的时候,就会出现"短缺",出现"大河不满,小河干"的现象,进而导致,成批小的下游企业枯竭。现在网传有多少家影视公司、多少家餐饮公司等等排队注销,虽然是网传,数据不一定准确,但也一定不是空穴来风。


疫情之下,店租成了社区商铺的“命门”


  • 大的经济挑战下,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创新尤为关键,危机之下同时也会萌发出新的业态。现在已经是暮春了,望各家企业都能顺利的扛过疫情带来的"冬天",望改革的春风能早日吹到这些社区店铺,它们也是往日多彩生活的创造者。
  • 关注“北京二手房交易专家”,所有内容均为原创,欢迎“批”、“评”、“转”、“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