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大挪移——賈元春的背影

乾坤大挪移——賈元春的背影

為了免遭文字獄,也為了作品能夠流傳,《紅樓夢》開篇就明確年代不確切。卻又寫道:“其間離合悲歡,興衰際遇,俱是按跡循蹤,不敢稍加穿鑿,至失其真。”

“按跡循蹤”四字,暗示讀者其實是有跡可循的。在這裡我將賈元春這個形象“按跡循蹤”,產生了一些想法,分享給大家,不知是否合理。

先沿著太虛幻境中有關賈元春的圖循蹤:只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一個香櫞。一般解釋是“弓”諧音“宮”,“櫞”諧音“元”,這幅畫指代元春。我想說的是“弓”的確是“宮”的諧音,又另有所指。

努爾哈赤第四任大妃,即多爾袞之生母——烏拉那拉阿巴亥,她的命運有和元春的相似處。她十二歲時由叔叔做主嫁給了努爾哈赤,後被皇太極逼著自縊為努爾哈赤殉葬,另外有一種說法是被弓弦勒死的。

這樣看來,圖中的“弓”不僅僅是暗示元春的身份,也暗示了元春的死法:她是被弓弦活活勒死的。這個死相和《恨無常》中“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芳魂銷耗”句十分吻合:“眼睜睜”形象描繪出人被勒死時的眼神;而“盪悠悠芳魂銷耗”描繪出女子被絞死時一點一點地斷氣樣子。

接著沿著元春判詞循蹤: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

阿巴亥十二歲時嫁給努爾哈赤做小妾,十四歲登上大妃之位,三十七歲被逼絞死。說“二十年來”也吻合。在阿巴亥三十一歲的時候,努爾哈赤的一位小福晉告發她和努爾哈赤的二字代善有私情,到底有沒有這事就很難說,阿巴亥當然要為自己“辨是非”,只是這個“辨是非”不滿二十年,而是嫁給努爾哈赤近二十年後發生的事。當時“辨是非”的結局是努爾哈赤以私藏財物、私贈衣帛的罪名剝奪了她大妃的名號,但不到一年又恢復了她的地位。

王熙鳳做了個怪夢,夢見有人假託元春來討取一百匹錦,不給就上來奪,這或許是借了“私贈衣帛”這個“因”這樣設置的。

“宮闈”暗指元春身份,小說前八十回元春無子,因此有人認為“榴花”只開而沒有結子,元春是懷孕期間被殺,似也講得通。而阿巴亥是生有三子的,所以“榴花開處照宮闈”實際上是“榴花開”而有子。有可能是隱晦地點出元春原型是生了幾個孩子的。

一般人認為,“三春爭及初春景”暗指迎春、探春、惜春三人都比不上元春風光,而我認為其中也蘊含了清宮室的故事。皇太極有四位正妃:關雎宮東宮宸妃海蘭珠,麟趾宮西宮貴妃娜木鐘,衍慶宮次東宮淑妃巴特瑪璪,永福宮次西宮莊妃布木布泰。其中排在最前面的海蘭珠是布木布泰的姐姐,比布木布泰大四歲晚九年嫁給皇太極,卻越過布木布泰,最受皇太極寵信。可以說是“三春爭及初春景”,但她是因為痛失愛子後染病身亡的,這一點和元春不一樣。

人們對“虎兔相逢大夢歸”有爭論,有版本是“虎兕相逢大夢歸”,這裡擱置“虎兕相逢大夢歸”說,單說“虎兔相逢大夢歸”。一般認為“虎兔相逢大夢歸”是暗示在虎年和兔年交接的時候元春死了,我覺得這個說法有點勉強,我想“虎”“兔”是否是指兩個人?我經過查閱,發現順治皇帝屬虎,他的愛妃董鄂妃屬兔,順治帝和董鄂妃相逢,兩人愛得死去活來,別的妃子形同虛設。董鄂妃死後半年,順治也去世,董鄂妃的一位族妹殉葬,這位族妹可以稱是“虎兔相逢大夢歸”。

乾坤大挪移——賈元春的背影

再從元春的名號來按跡循蹤。

元春“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史去了”,在第十六回中告知“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第十八回有:“奉旨:‘於明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之日貴妃省親。’”一句。這裡我們看到賈元春的名稱有“鳳藻宮尚書”、“賢德妃”、“貴妃”,還是在這第十八回,又稱她“賈妃”、“元妃”。“賈妃”是按姓來稱;“元妃”似乎是因為她名為“元春”,就這麼順嘴稱呼了,可在清朝,“元妃”又是原配的稱號,或地位排在第一的妃子的稱號,海蘭珠死後就被諡為“敏惠恭和元妃”。“貴妃”是等級稱號,低於“皇貴妃”,賈迎春是“貴妃”,似乎不可能是“元妃”,作者稱元春為“元妃”是否暗示了元春人物含有大妃的影子?“鳳藻宮尚書”“賢德妃”,表明元春是憑藉著才華和品德被封妃的。“鳳藻宮賢德妃”這名號明顯帶著清朝後宮的痕跡,作者又似乎無意地揭示自己所寫的人物故事其實都有痕跡可循,都指向了清宮。

或許因要有“元妃”一說,故意將她設置為元月元日出生,取名“元春”,然後其他三位就順著“原應嘆息”來命名的。

最後說說元春的使命。

《恨無常》中說“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那麼元春要父母從什麼處境中早抽身呢?元春省親時說“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可見去皇室並非元春本人意願,而是賈府出自家族利益將元春送去。那麼元春的使命就是讓自己在宮中受寵,這樣才能保住賈府的榮華富貴。

元春送去皇宮時“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史”,突然之間又被“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而最終卻“虎兔相逢大夢歸”,她的生命被終結了,她的使命也被終結了,“眼睜睜把萬事全拋”,家族的興衰,哪裡還顧得上半點?本來末世的賈府迅速崩潰。

元春從女史到貴妃又到失寵,最後被逼而死,這個軌跡就是很多后妃的軌跡。

后妃們也大多是因家族利益被送到後宮,後宮鬥爭激烈,她們或失寵,或早亡,有的甚至被逼殉葬。

賈元春其實是清皇宮后妃們的集合體,作者通過這樣一位人物來揭示這類女子的不幸命運。

曹雪芹“乾坤大挪移”,把眾多的形象挪移到了一位人物身上,賈元春的背影是如此重重疊疊,一個后妃身上集合了眾多后妃的命運,小說中幾十個女子各自集合了同類型女子的命運,作者就是這樣來表現“千紅一窟(千紅一哭)”。

乾坤大挪移——賈元春的背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