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抱怨孩子太難管教,不如從這四個“裝”下手,讓管教變得輕鬆

文|中醫李知行

經常聽見不少父母埋怨孩子難教,說自己對孩子的付出像是天生的虧欠、糟心。父母們不知道如何管教孩子,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無法及時糾正,糾正的時候甚至帶著情緒去打罵孩子。找不到方法來教,父母們只能照搬所謂的名師教育方法,希望能從這些方法裡面吸取一些教育自家孩子的經驗,可惜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接受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最終教育達到的目的也是不同的。

父母抱怨孩子太難管教,不如從這四個“裝”下手,讓管教變得輕鬆

舉例一個錯誤的教育方式,讓父母認清“包辦一切”的教育方式誤終生

前陣子網上有這樣一個新聞。一男子在20歲的年紀,手腳健全的情況下居然在家活活地被餓死了。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男子呢?原來他從小到大事事由父母包辦,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他從小到大習慣了任何事情都由父母幫著做,吃住行甚至連上大學和工作的事情都讓父母幫忙。

剛開始這個男子對於父母的“操控”行為是拒絕的,但是後來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種習慣,他認為自己只要做得不開心,或者是學得不如意,都可以回家。

直到有一天,這個男子的父母因為患病而撒手人寰,先是父親身體不適患病,接著是母親患病,兩人先後離開了人世。這個被父母包辦了20年的人,因此事對人生失去了希望,一蹶不振,對未來無期,就這樣活活地被餓死在家裡了。這真是一個可悲卻又令人可嘆的故事。在家庭教育中,這無疑是一個教育的悲劇,對於那對逝去的父母來說,也是他們不懂教養子女的悲哀。

父母抱怨孩子太難管教,不如從這四個“裝”下手,讓管教變得輕鬆

為人父母確實想幫助孩子做完所有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不懂節制,過分幫忙或者是完全地付出,你的孩子無法得到真正的成長,甚至對孩子的成長也會造成嚴重的障礙,結局就像那位餓死的男子一般。

教育孩子要讓他們的心理正常地發展,不要過度幫忙,過度發牢騷。比如說獨生子女就是這麼依賴,就是這麼自私,等於你在暗示他這麼做,他也就照做了,他無法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

通過所見所聞所想讓孩子不教則明,認清自己的錯誤

《後漢書.仇覽傳》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裡面的男子也是獨生子,從小父母就對他嬌生慣養,也正是因為這樣,養成了他很喜歡頂嘴的性格,甚至謾罵自己的父母,最後一句發展到了打自己母親的地步。

有一天,男子看到一頭母牛流血了,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奶牛的孩子用犄角頂傷母牛。

接著有人對這件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說牛是畜生也就算了,但是有些人甚至連牛都比不上,真真地是連畜生都不如。

父母抱怨孩子太難管教,不如從這四個“裝”下手,讓管教變得輕鬆

當時男子感覺很多異樣的目光朝向他,才發覺大家說的就是他,終於他知道了自己的錯誤,之後再也沒有犯過同樣的錯誤。

除了所見所聞所想能讓你輕鬆教育孩子,還有什麼方法呢?

我們在上面只是舉了一個很小的例子來說明父母想要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就一定要找到合適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遷就孩子,只有找到針對性的方法,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現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造成了多數孩子唯我獨大的想法,如果你想要把孩子教育好,作為母親一定要站出來把自己擺在教育的第一位。

多數父母巴不得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的,可前陣子有一位媽媽卻火了,她反其道而行,做出了四個舉動,分別是裝窮、裝傻、裝病、裝弱,這樣的教育方式,讓我們對教育有了不一樣的想法,我們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1、偶爾學會裝窮,讓孩子懂得珍惜

在這之前我們接受到的教育理念一直都是:再窮不能窮孩子!就這一句話,讓我們知道在任何事情面前,都應該給教育讓步,這話用在教育孩子身上,我們可以這麼說,再富不能富孩子。

父母抱怨孩子太難管教,不如從這四個“裝”下手,讓管教變得輕鬆

要學會讓孩子在生活當中知道這樣一件事,那就是你想要得到一樣東西,必須要付出,比如孩子都喜歡玩具,但是不是每樣玩具都能夠擁有的,可如果你付出,足夠努力了,就可以選擇你想買的,或者是當你有條件有能力的時候就可以購買。

孩子在吵鬧的時候一定要讓他們明白這個道理,買玩具可以延遲購買,不能說想要就馬上買,父母對孩子的這種行為一定要制止,同時告訴他們為什麼不行,想要該付出什麼。

物質生活上不要給孩子太多的滿足,衣服不一定要穿名牌,但是一定要乾淨整潔舒服,雖然不提倡物質,可精神糧食上面的給予,卻可以給孩子買很多的書,只要孩子有興趣,想看的書都可以買。

母親學會裝窮,是希望孩子對得來的東西學會珍惜,慢慢地達到精神上的富足。

2、偶爾學會裝傻,讓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如今多數父母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尤其是80後父母,他們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大多是遊刃有餘的,不過建議你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不要把你的認知表現得高高在上。

父母抱怨孩子太難管教,不如從這四個“裝”下手,讓管教變得輕鬆

比如你可以在孩子面前裝得笨一些,相信你的孩子可能會學到更多的東西,因為人想要腦子裡面充滿各種知識,就要學會思考。

如果媽媽們不斷地把自己知道的東西灌輸進孩子的腦袋裡面,他們腦子學到的東西都是被動的,而不是通過自己的思考得來的。

媽媽如果把自己擺在跟孩子平等的基礎上面,跟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孩子可能會變得更加自信,也會更加主動地來學習。

當孩子對於自己未知的世界充滿好奇的時候,我們不需要什麼都告訴他,我們只要告訴孩子,媽媽願意跟你一起去尋找未知的答案,我們一起來學習,相信這樣學習的效果會更理想。

3、偶爾學會裝弱,讓孩子得到鍛鍊,更早走向獨立

父母除了偶爾要學會裝窮、裝傻之外,還要學會裝弱。作為大人的你,動手能力肯定是很強的,什麼樣的孩子就該做什麼樣的事情,學會鍛鍊孩子,讓他們做一些他們這個年紀可以做的事情。

2歲的孩子可以幫媽媽把鞋子拎過來了,媽媽適當地表現出“弱”的那一面,孩子就會更快地獨立。

父母抱怨孩子太難管教,不如從這四個“裝”下手,讓管教變得輕鬆

當孩子一天天長大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學會了很多事情,他們在做的過程當中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樂趣,也會覺得做家務也能這麼有意思。

家庭裡面會有各種小事,我們可以多讓孩子一起參與進來幫忙,比如我們可以討論一下這次五一去哪裡玩,因為疫情原因,可能很多地方都沒法去,所以我們要跟孩子一起討論為什麼要去那裡玩,為什麼又不能去這裡玩,讓孩子學會自己制定計劃,共同參與來完成一件事。

4、偶爾學會裝病,讓孩子學會感恩

如果你不想自己的孩子變懶,變得不懂感謝身邊的人,那就偶爾學會裝病吧,在“病”的過程當中看看孩子會有些什麼變化呢?

你可以選擇躺在床上,告訴孩子媽媽生病了,今天不能替你做什麼了。你開始指揮孩子做這做那,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的,相信這一切真實發生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會感覺這樣真地很不錯。

父母抱怨孩子太難管教,不如從這四個“裝”下手,讓管教變得輕鬆

媽媽生病了,我該怎麼辦?怎麼做才能讓媽媽快點好起來?當孩子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她開始學會換位思考。

孩子在媽媽生病的過程當中,她學會了做家務,除了能把家裡弄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之外,孩子也會發現其實做家務沒那麼困難,當然在這過程當中他們也知道了媽媽的不容易,因此慢慢地就學會感恩了。

孩子天生就不喜歡你跟他們講太多的道理,因為太多的道理就像唐僧一樣,一味地囉嗦只會讓孩子更加反感這一切,覺得自己的媽媽糟糕透了,每天就只會對著自己洗腦,所以他們就會出現叛逆的想法。

不要對孩子講太多的道理,讓孩子學會做家務,在這過程中他們對勞動有了不一樣的看法,而且也知道感恩身邊那些默默地為他們付出的人。

教育學家不止一次地跟大家提到這樣一點,那就是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這是一個家庭,也是媽媽們一生都要做的事情,就好像一份終生職業一樣。

父母抱怨孩子太難管教,不如從這四個“裝”下手,讓管教變得輕鬆

當孩子開始進入學習階段的時候,不要剛給了一個開頭,就沒有了結果。有這麼一句老話,那就是學到老活到老,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了。

現在很多媽媽常聚集在一起抱怨生活真累人,除了柴米油鹽,還要教育孩子,在教育孩子時經常都表現得比較煩躁,煩躁是因為她們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容易衝著孩子發火。覺得生孩子簡直是最糟糕的事情,如果能選擇,寧願不生。

其實如果你能夠找到一個好的適合的方法,並且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尤其注意培養孩子的情商,孩子的情商高了,對媽媽的付出學會感恩,就會懂事很多了。

父母抱怨孩子太難管教,不如從這四個“裝”下手,讓管教變得輕鬆

​上面提到的這位媽媽的四個“裝的方法”,希望媽媽們可以參考一下,媽媽們學會“裝”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孩子的自主性得到增強。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也學會了感恩,感恩身邊默默付出的人。一個懂得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一切,學會感恩身邊人的孩子,在未來之路一定不會走得累。因為心中有愛,懂得珍惜,會讓他們對生活充滿希望和期待,勇往直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