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疑遭前夫注射激素致残,案件还要“卡”几年

文丨杜虎

山东费县女子刘云(化名)指其前夫“对其注射激素导致怪病”,近日再受舆论关注。

4月20日,澎湃新闻求证济南某医院内科医生分析,刘云股骨头坏死等症状属于过度摄入激素地塞米松所致。19日,费县警方回复称,因没有鉴定机构受理,刘云报称前夫高某给她注射激素意欲加害的案件无法立案,“案件卡住了”,刘云的三级残疾损害与注射之间的因果关系无法证明。

女子疑遭前夫注射激素致残,案件还要“卡”几年

刘云的残疾证显示,其伤残等级为三级。澎湃新闻记者 陈雷柱 图

刘云遭遇的这件事在几年前已有报道,她声称前夫、医生高某2016年11月以治感冒为名,给她注射了大量地塞米松。这是一种长效激素,在起疑心被高某搪塞后,刘云继续接受其在家输液。等到刘云发现不对劲时,她急剧增胖、皮肤裂开,血糖也升高到可怕的地步。三年前,刘云报警,但立案程序难以推进。

刘云与高某2017年走司法诉讼离婚,在法庭上曾争论过她接受高某治疗导致可疑病变的事。费县卫健委接到刘云投诉,但似乎无法判断此事,处理结果是以高某在家非法行医为由罚款3000元。此前,高某在微博上撰文反驳刘云的指控,承认注射11支地塞米松,但否认加害,并称违规多开的地塞米松是为了给侄儿外用。

到了现如今这个地步,由于警方无法立案,事情陷入了各说各话的境地。刘云在回忆高某对自己所作所为时,越来越相信那些疑点,比如高某藏在家里的大量地塞米松的空瓶子,似乎印证地塞米松的用量远超合理用药程度。高某却辩称,刘云之前体重就超标,有家族糖尿病史,他的用药不合规但不违法。

女子疑遭前夫注射激素致残,案件还要“卡”几年

离婚前,刘云在家中发现大量药瓶,其中包括7支地塞米松。澎湃新闻记者 陈雷柱 图

确定的事实是,高某确实以“自己给自己开处方”的方式,从乡卫生院买走91支地塞米松,大部分去向不明。其“给侄子外用皮肤病”的说法,受到卫健委怀疑。另外,去年底,刘云因双侧股骨头坏死领取了残疾证,伤残等级为三级。不确定的是高某的动机,刘云的病因究竟为何,这些也是解开谜团的两大关键。

从费县警方对媒体的答复看,他们想要拿到比口供更扎实的证据,因为只有轻伤以上才能立案,而要轻伤以上就得证明刘云现在的状况是高某用激素造成的。因为没有鉴定机构愿意接受这个鉴定,事情就陷入了死循环。刘云所做的只能是借助舆论施压,警方似乎也尽了力,尽管看起来仍需要努力。

现在的问题也很明显,刘云对前夫高某的指控指向蓄意谋杀,如果警方不能破除这个僵局,无论是刘云还是高某,都将活在不安宁中:刘云已经因为一系列变故患上抑郁症,高某或许也并不轻松。拖延了三年之久,如果还要这样继续拖下去,刘云如果因为抑郁发生别的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

女子疑遭前夫注射激素致残,案件还要“卡”几年

门诊病历显示,刘云已患抑郁症。澎湃新闻记者 陈雷柱 图

所有的焦点、期待,都指望着警方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刘云指控所涉及的,不是家暴中普通的身体伤害,而是涉及到置人死地的故意杀人罪名。如果鉴定机关不受理,可否引入医学专家作为独立证人?因为鉴定机构一直不受理,那就永远无法立案,也就无法明确这件事的性质,无法为当事人寻求某种解脱。

此外,澎湃新闻最新的报道,呈现了卫健委高度怀疑高某过量套取地塞米松的目的,认为高某“给侄儿用药”“先使用,后停用”等说法不可信。围绕本案中大量出现的地塞米松及其出现的诡异方式,警方也应该加以调查。刘云一直保存这些物证,可警方似乎拘泥在立案条件上,对它们是否可以确认为物证没有表态。

总之,在刘云的不幸遭遇上,因为迟迟无法立案,加重了舆论对她的同情,反过来加重对高某的怀疑。地塞米松与刘云致病致残之间的关系,高某大量开药与刘云处境急剧恶化之间的关系,涉及许多环节、不少物证,都需要警方展开仔细的调查,而不是以“鉴定机构不受理”不立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