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蘆山7.0級地震七週年

四川蘆山7.0級地震七週年| 銘記歷史經驗 築牢安全防線


銘記歷史經驗,築牢安全防線

——寫在四川“4·20”蘆山7.0級地震七週年之際


四川蘆山7.0級地震七週年| 銘記歷史經驗 築牢安全防線

災後恢復重建的蘆山縣龍門鎮青龍場村

  2013年4月20日8時2分46秒,四川大地繼2008年“5·12”汶川8.0級特大地震之後,在不到5年的時間裡再次發生劇烈的震顫,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強烈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最大烈度9度,平靜的土地豁然撕開了一道“傷口”:雅安、成都、樂山、眉山、甘孜、涼山、德陽等市州32個(市、區)受災,受災面積18682平方千米,受災人口218.4萬人,遇難196人,失蹤2人,受傷14785人,房屋大量倒塌,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和供水、供氣等市政設施不同程度受損,交通受阻,通訊中斷,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嚴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

  雅安位於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地帶,處在南北地震帶中南段,是龍門山、鮮水河、安寧河三大斷裂帶經過並交匯的複合部位,全境為基本烈度7度以上的高烈度區,其中石棉、寶興及市境西部約40%以上面積為8度區,地震活動比較活躍,歷史上曾遭受多次重大地震災害。在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過程中,四川省堅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自然災害防治重要論述和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踐行“與地震風險共處”的思想,著力強化地震災害風險綜合防範,織就起一張嚴密的地震安全“防護網”。

  強化監督管理,築牢工程抗震設防防線

  災後重建,民生為先。蘆山縣把城鄉住房建設作為首要任務,與推進新農村建設、舊城改造、城鄉統籌相結合,嚴格落實抗震設防強制性標準,把建房質量擺在突出位置,堅持“三避讓三有”原則:即避開地震斷裂帶、避開地質災害點、避開洩洪通道,有地圈樑、有構造柱、有現澆;對災後重建農房實施“一戶一檔”管理,做到村村有監理、戶戶有指導,全過程把好聚居點和散戶農房建設質量關。與此同時,雅安市投入農村民居防震保安專項資金21億元,為近8萬戶新建民居提供建房補貼,提高農村公共設施和住宅抗震能力;制定《2013-2020年棚戶區改造規劃》,確定改造2萬套總目標;推動地震巨災保險,全市已有64000多戶投保。

  摸清地震活動斷層特性,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是減輕地震災害風險的重要舉措。為此,雅安市落實專項資金組織實施雅安市地震活動斷層探測項目,開展境內地震活動斷裂探測和填圖工作,基本弄清了龍門山、鮮水河、安寧河斷裂在雅安境內的空間分佈,並對其活動性進行了科學的評價;對農村災後重建集中安置區和民居聚集點進行活動斷裂帶精確定位,提出選址及避讓建議;開展地震小區劃工作,對部分城區和重點場鎮的地震設防參數進行復核。

  此外,雅安市把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納入基本建設管理程序,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抗震設防,累計辦理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備案3000餘件。將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列入重點設防建築範疇,均按照高於本地區烈度1檔的要求採取抗震設防措施。災後恢復重建工程抗震能力得到了有效的保證。

  建設技術系統,築牢地震監測預警防線

  2019年12月底,蘆山縣利用“村村通”農村應急廣播系統,在全縣各村設立48個終端,實現秒級地震預警信息服務,是四川省實現此類服務的第一個縣。

  自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啟動以來,雅安不僅制定實施了防震減災專項規劃,而且把防震減災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彌補地震監測能力不足的薄弱環節,建成包括測震、形變、流體和電磁4大類學科、監測臺點22個、數字化測項70個的地震前兆中心和地震臺網中心,建成19個測震臺站組成的共享測震臺網,以及佈設76套烈度速報裝置的烈度速報網。同時,實現地震信息自動發送,地震三要素可通過手機短信、微信微博、網站等形式自動對外推送,向公眾提供任意時段地震前兆觀測原始數據下載服務。全市還建立了由964名人員組成的群測群防網,落實了工作保障經費;對轄區內所有地震監測臺點製作並懸掛保護標識,明確觀測環境保護範圍;督促專用臺網業主,優化地震重點危險區臺站建設。全市地震監測能力顯著提升。

  健全工作體系,築牢地震應急處置防線

  針對地震災害發生時間上的突然性、影響上的廣泛性和處置上的複雜性,雅安市堅持常態減災與非常態救災相結合、軟件建設與硬件建設相統一,著力提升全市地震應急處置能力。將地震風險防範工作納入全市《防範化解重大自然災害風險方案》,分解落實職責任務,每年開展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地震風險評估和應急準備專項檢查。在修訂《雅安市地震應急預案》基礎上,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急預案體系,並適時開展各級各類應急綜合演練,提高了各地區、各部門應急實戰能力。

  雅安多深山峽谷地形,搶險救援難度大,為了彌補這一“短板”,雅安市強化應急通訊保障,市、縣兩級普遍為指揮部成員配備衛星電話,建立超短波通訊並部分完成數字化改造,全市現有衛星電話140部、超短波1313臺,移動通訊車3輛。組建了專業救援隊伍57支共1141人,鄉鎮綜合應急救援隊伍138支共5158人,規範的志願者隊伍20餘支共1000餘人,形成公安消防和民兵預備役為主、其他應急救援隊伍密切配合、社會志願者隊伍廣泛參與的綜合應急救援力量。建成市本級及6縣(區)救災物資儲備倉庫,116個鄉鎮建立救災物資儲備點,採取與商家合作的物流配送方式,既保證了救災物資發放及時有序,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全市應急物資準備充足、更新及時、儲存安全。除此以外,還建成應急避難場所近200個、總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50餘萬人,基本能夠滿足緊急避險需要。

  雅安堅持依法將防震減災知識納入中小學安全教育、領導幹部教育培訓、文明社區建設內容,編髮《防震減災簡明讀本》等科普資料140萬冊,採取利用主流媒體推出專欄等形式廣泛宣傳,推進科普知識“七進”活動。全市還創建省級防震減災示範縣2個,國家級防震減災示範社區6個、省級防震減災示範社區12個,國家級防震減災示範學校2所、省級防震減災示範學校25所,農居地震安全示範點28個,逐步建立起穩定的防震減災宣傳陣地。

  整治隱患,築牢地震地質災害防線

  雅安市境內高山峽谷密集,生態環境脆弱,地質災害頻發。蘆山地震造成當地自然資源、生態植被和國土空間遭到嚴重破壞,地質災害隱患點猛增477處,85%的地災點需要緊急除險和治理,這不但時刻威脅著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而且極大地削弱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

  在借鑑“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後地質災害防治經驗的基礎上,四川省制定了蘆山地震災區重點小流域和重點場鎮地質災害綜合治理項目實施意見,組織開展了地質災害綜合整治工程。

  蘆山縣把防治地質災害作為“生命工程”,貫穿重建工作的始終,全縣投資約4.47億元,實施了11個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完成42處地質災害治理工程、69項小流域地質災害綜合治理項目、22項防災能力恢復項目、5處地質災害綜合治理項目、152處地質災害排危除險項目,對88處地質災害隱患搬遷避讓點涉及的456戶1614人進行了搬離,實現“點點有人管、處處有人抓”,連續3年實現地質災害“零傷亡”。

  浴火新生,勿忘歷史。蘆山地震雖已過去7年,但對於蘆山地震造成的傷痛卻不能忘卻,只有堅持不斷地築牢地震安全防線,加強地震災害風險防範,才能夠實現與地震風險共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