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学探索并实现属于自己的成功

“成功”在你的头脑中意味着什么?是大量的奖杯、财富、名声?还是名望、社会地位、一份受人尊敬的职业?亦或是众多的好友与幸福美满的家庭?不同的人自然会给出不同的定义。

那么,“成功学”在你的头脑中又意味着什么?让人热血沸腾的鸡汤?比如让自己坚定地相信“每个人都能成功,我一定能成为百万富翁”、每天喊30遍“我一定能XXX”之类的口号?

有段时间,“成功学”在中国风靡一时,一些人醉心其中——一边每日钻研“成功学”类书籍,一边幻想着自己以后赚到几百万后要干的种种大事业。

然而,这些人头脑中充满着不切实际的理论,行动上却不愿迈出一步。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之后,他们发现自己在学习“成功学”的过程中所付出的精力与回报是不对等的——认为自己学到了关于成功的一切,但生活却仍旧是一地鸡毛、一塌糊涂。于是,他们开始自我怀疑,开始排斥与“成功学”相关的一切所谓心理鸡汤,开始厌恶、甚至恐惧成功。

而那些或多或说听说过“成功学”相关的人,也变得开始反感这个妖魔化的概念。

不得不承认的是,直到如今,图书市场上仍旧充斥着各种关于成功的心理鸡汤、伪心理学畅销书,然而,我最近所读完的一本书却像是注入其中的一股清泉,它不仅从社会学与心理学专业角度系统解答了人们对于成功的困惑,而且为读者提供了结构化的练习,使得每一位处在人生迷茫阶段的年轻人能够用心理学工具探索并实现属于自己的成功。

这本书就是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管理专家与励志演说家丹尼斯·韦特利(Denis Waitley)所著的《成功心理学》。可千万不要因为这本书的书名就将它与所谓“成功学”混为一谈哦,作者所定义的“成功”为“一生的个人成就,它来自于你在工作和生活中所创造的一种有意义的感觉”,而“心理学”则是帮助人类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工具。这本书已再版5次,知乎心理学达人罗文益曾将此书评为从心理学角度剖析“成功”的上佳之作。在我看来,只要你将第一页认真读完,便按捺不住自己继续往后阅读的冲动了。

用心理学探索并实现属于自己的成功

《成功心理学》


本书从重新定义成功出发——在作者的观点中,成功意味着一生的个人成就,它来自于你在你的工作中和生活中创造的一种有意义的感觉——接着,以心理学为脚手架,逐层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成功以及对每个人而言有意义的成功。作者按照以下逻辑顺序提供了诸多的成功原理:

首先,你将评估自己属于什么类型、具备何种特殊品质,从而帮助你开发自我意识、明确个人目标。

其次,你将认识到,对于令人满意的生活来说,自尊和积极思考的重要性。

同时,你也会学习到在向自我目标不懈前进的道路上必需的工具: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

最后,一旦你掌握了以上心理学工具,你将学会时间和金钱管理、沟通和积极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

这本书并不诉诸空洞的宣言,它通过案例、图表、练习、个人日志等多种形式传达了一个简单的理念——每个人都可以切实地在找到自己的基础上,良好地管理自己,而这正是成功的意义。它解答了我在成长道路上的诸多困惑,列举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认识自我才能明确方向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要做出无数大大小小的抉择,且不说那些琐碎的生活抉择,诸如大学专业、职业方向这样的选择,我们究竟该如何考量?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我们根据什么标准选择才能实现真正的成功?

或许有人认为金钱与荣誉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但事实上,许多成功人士从未获得此回报。他们通过发挥自己与生俱来的潜力获得成功,并发展和使用它来实现目标,而且这个目标按照他们自己的标准来说是值得的。

那么,我们如何探索自己与生俱来的潜力?又如何据此制定并实现自己的目标呢?

韦特利先生认为,认识自我便是回答“我是谁”,而这一问题的所有回答包括特质、思考、感觉、行动、价值观、信念等。“如果你走完一生却不知道内在自我是谁,那么你将永远不会形成喜好、拥有梦想、设置目标或建立关系。”

而我们通过退后一步并诚实地审视自己这一过程被称为“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包括确定梦想、了解职业价值观、发掘自身的人格与个性、探讨自己的技能与兴趣等,我们可以通过书中的种种量表测试与个人日志记录下对自身的思考,从而形成一个对自己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我们便可以做出属于自己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并利用以下原理来加速向目标前进的步伐。

二、自尊让你发挥最大的潜能

自尊指的是信任并尊重你自己。拥有健康自尊的人能够诚实地对自己说,“我真的喜欢我自己。我很高兴我就是我。我宁愿做我自己,也不要做现在或历史中另外某个时刻的其他人。”

拥有这样想法的人,会对自己应对人生挑战的能力充满自信,欣赏自己的价值与重要性,而与此相反的是,低自尊的人在生活中害怕承担风险,对成功没有信心,非常容易把问题和挫折看成是失败,而这必然会引向一个减少努力、看到失败、降低自尊的怪圈。

那么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尊水平呢?

据心理学研究,自尊的基础在于人生的最初三或四年。当我们还是小孩时,我们需要觉得被我们的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接受和重视。父母的赞同对于儿童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父母代表着安全和保障,也代表着为一个发展中的心灵所提供的身心安慰。如果我们的父母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积极关心——关爱、培养、认可、鼓励、支持,我们通常就会认可自己并发展出积极的自尊;相反,如果父母给予孩子的是有条件的积极关心——即孩子必须以某种行动才能赢得认可和关爱,那么来自这种家庭的孩子一般就会发展为低自尊。

但是,如果我们是低自尊的成年人,是否还能改变自己的境况?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们可以通过练习来学会爱自己,比如不断为自己确立积极的自我期望、积极勇敢地面对问题、学会悦纳自己的缺陷、戒掉爱比较的习惯等。

除以上之外,本书还提供了非常多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且阐述十分具体生动,没有抽象的说教,并不纠缠于深奥难懂的名词术语,只是用日常语汇进行了简明的定义与解释。

正如译者所言,今天,普及心理学仍然是我们的一项艰巨任务。许多人在具体专业知识和外语等方面花了很多功夫,成绩显著,但是对于如何总结自己的心理状况、积极地思考、与人相处共事、取得事业的成功却相当陌生。

与诸君共勉,愿我们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上一同前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