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光电所成立五十周年:在历史的荣光中奋力前行

航空工业光电所成立五十周年:在历史的荣光中奋力前行

航空工业光电所成立五十周年:在历史的荣光中奋力前行

万里青

中国航空报讯:春华秋实五十载,家国所系半世纪。2020年5月10日,一个值得全体光电所人共同铭记的日子,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光电所迎来了建所五十周年。

作为我国唯一的以火力控制系统总体技术为核心的火控系统和光电系统专业研究所,光电所五十载琢航空利器,五十载献大爱于家国,其发展轨迹始终与共和国的发展同频共振。航空报国的精神旗帜始终为光电所提供最坚强的思想保证、最强大的精神动力、最丰润的道德滋养;指引着昨天的我们不断把事业推向前方,激励着今天的奋斗者朝着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一流装备支撑的目标砥砺前进。

源起:初心报国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951年4月17日,在抗美援朝的烽火硝烟中浴火而生的新中国航空工业,从诞生的那一刻起,血液里就注入了航空报国的红色基因。在老一辈共和国领导人的关怀下,在人民“60亿斤小米”的滋养下,我们承担起守卫祖国蓝天、挺起民族脊梁的重托。

从组建到布局建设,从飞机修理到飞机制造,从仿制到自行设计,新中国航空工业为保家卫国、建设强大人民空军而不懈努力着。1968年,百业待兴,航空工业正待“成龙配套、形成体系”之际,3月15日,中央军委决定组建航空火力控制系统研究所。历经2年筹建,1970年5月10日,来自祖国各地的327名赤子集结在古都洛阳,在吴佩孚的旧兵营和马厩里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一三研究所,揭开了新中国航空火力控制技术发展的新篇章。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六一三所成长岁月是艰苦的,而那一代筚路蓝缕、物资匮乏的六一三所人的精神世界是丰沛的。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第一代六一三所人在旧兵营里,用马粪纸做模型,用土设备搞试验。白天搞科研,晚上参加劳动,自力更生建厂房,建所不到三年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70年12月,六一三所研制出的瞄准具试飞成功。1971年8月完成轰炸弹道表研制,1972年9月完成另一型瞄准具研制。1978年3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个写入历史的高光时刻,六一三所研制的4型产品获得了全国科学技术奖。

在历史的脚步中应运而生,在国家的重托中奋起前行。从能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到造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航空工业在艰难道路中曲折前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也成为那个时代六一三所最显著的精神印记。

拓域:勇闯新路

风展红旗满眼春。一股春风,唤起改变中国的力量。拥抱开放的中国,需要在解放思想与大踏步前进中紧跟时代步伐。改革开放后,航空工业的发展进入改革与调整阶段。在此背景下,在国外引进与自主研制的不同抉择中,六一三所人迸发出“闯”与“拼”的劲头,写就了属于自己的“春天的故事”。

80年代初,国外航电系统发展日新月异,机载平显成为我军急需的机载装备。没有经费支持,没有参考资料,没有技术转让,“三个月拿出中国人自己的平显”,六一三所人立下了军令状。

这是一条中国人从来没有走过的路。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走来的六一三所,在改革的大潮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誓要让中国的新型战机装上自己研制的平显。1980年的除夕夜,这一天也是三个月“军令状”的最后时刻,在农历新年钟声敲响之际,中国首台自主研制的平显样机在六一三所诞生了。

“要赶在引进平显之前提前完成试飞,要比引进平显在性能和成本上有绝对优势。”敢为人先、勇闯新路的六一三所人没有低头跟着别人的脚印,在完成平显原理样机研制的里程碑节点后,迅速拉开了平显的拓域之路。1982年试飞样机完成,1985年试飞成功。1986年,六一三所自筹资金研制的5台平显全部提供给部队试用。那些年,六一三所人的足迹踏过北国与南疆、大漠和高原。

“在中国机载火控技术上实现一大突破,标志着中国航空火控系统科研工作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六一三所平显正式列装战机并得到部队与行业专家的充分肯定后,我们一路高奏凯歌,独立自主开发出包括平显、外挂等产品在内的综合火控系统,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国产化的航空综合火力控制系统。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勇立潮头的六一三所闯出的平显研制之路,不仅填补了我军空白,也证明了我们不依靠引进,一样可以登上成功的彼岸。这一代六一三所人,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报国,以大无畏的精神勇攀航空科技高峰,为六一三所留下了“团结、拼搏,求实、开拓”的“六一三精神”。今天,六一三所平显研发之路已走过几十个年头,但六一三所这段故事总会被讲起,那种勇闯新路、众志成城、舍我其谁、爱所如家的精神,依然穿越时空,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激励着我们在航空报国的征程上走得更加坚定、更加有力。

跃升:蓝天之志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之初,国际风云际会,新科技革命浪潮惊涛拍岸,国防工业亟待奋发图强。光电所人再次感叹时局之变,主动作为。

1996年,光电所开始第三次创业,吹响了向机载光电领域进军的集结号。1999年,光电所抓住机遇,奋发作为,在重点项目牵引下,自主建成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光电产品研制生产线。在新老光电所人的接力攻关下,光电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制出中国第一款完全自主化的光雷产品,一举确立了光电所光雷专业和产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同时,在光电瞄准吊舱基础上成功研制出武装直升机昼夜侦察装置,成为中国国内第一型带激光测照的观瞄系统。

谋划未来,方能长远发展。那时的光电所,把目光投向了世界,投向了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在前瞻中实现了自身的跃升发展。2006年,光电所光电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完成,成为国内唯一的光电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有力地推动和确立了光电所光电专业的创新发展与领先优势。2007年5月,光电所建所以来规模最大、投资金额最多、建设周期最长的项目——光电所新区研发中心开始动工建设。数年夙兴夜寐,2011年光电所研发中心投入使用,自此,光电所形成了洛河两岸、一所多区、三大专业鼎立、系统引领相关专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在跃升发展中,我们再出发、再创业,在历史的机遇中解放思想、主动求变、变革勇进,瞄准未来趋势和世界先进水平,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在跃升发展中,我们坚持以专业发展为根本,坚持创新理念与精神,专业布局和产品谱系不断完善,火控系统和光电系统多项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为我军形成精确打击作战模式提供了有力的装备支撑。在跃升发展中,我们夙夜在公,聚焦核心专业,聚焦报国强军使命,谱写了一曲忠诚于祖国、奉献于祖国的赞歌。

逐梦:航空强国

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部由航空工业制造的160余架飞机秒米不差地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此时,航空工业胜利的荣光与报国的使命、航空人的心与祖国人民的心交融相汇,光电所五十年的奋斗与荣光再一次融入航空工业航空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

一路走来,光电所累计完成国家重点型号任务数十项,完成产品设计定型百余项,为国内外军方用户提供先进航空装备万余台套,成为面向全球客户的光电系统与显示系统供应商,并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一路走来,光电所从光学瞄准具到首台平显,再到综合火控任务系统,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再到同台竞技,光电所始终与祖国紧紧站在一起,始终追逐着蓝天之梦,始终坚持航空报国初心不改,把航空报国精神融入血脉灵魂。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五十年的精神相承,是见证光电所人“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征程的最真实写照。

一路走来,从昔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一三研究所到今天的光电所,从河洛之滨的源起,再到改革之春的拓域、峰回之路的跃升发展,我们的发展轨迹与党的指引同向,与共和国砥砺奋进之路同向,与人民的期望同向。从成立之初“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到改革开放沉淀出的“团结、拼搏,求实、开拓”的“六一三精神”,再到以开放的视野置身前沿不断跃升,这些精神发轫于强大的航空报国精神,过去、现在、未来都必定是光电所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今天的光电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新时代的号角中,正坚守报国初心不改,向着新时代航空强国前行;正秉承开拓创新精神,系统引领专业发展;正努力打造现代企业治理体系,致力培育国际一流管理能力。今天的光电所,正孕育初心文化体系,弘扬航空报国精神。今天的光电所,正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以高质量党建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今天的光电所,心系家国,不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坚定履行着自身使命。我们是抗疫期间在大雾橙色预警中驰援武汉的大运飞机的“导航者”;我们是深圳滑坡事故中实现生命奇迹的“守望者”;我们是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中的“逆行者”;我们是参加反恐实战官兵的“指南者”。我们来自于人民,我们心系着人民。

今天的光电所,五十岁再出发。在“两个一百年”奋斗征程、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进程和建设航空强国新征程的历史机遇期,光电所将沐浴着历史的荣光,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一流装备支撑,为建成新时代航空强国目标而不懈奋斗,继续前进(本文作者系航空工业光电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