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哈弗系,為什麼F5就賣不好?

哈弗作為自主品牌的中流砥柱,讓人最為熟知的就是要做“中國SUV全球領導者”,而明星車型H6總銷量超過300萬臺,累計月銷量冠軍80餘個,被稱之為“國民神車”或“業界標杆”並不過分。

但同樣需要明白的一個道理是,越是過度依賴某一項單品,企業所存在的危機就會越大,而在感知H系列補齊之後並沒有太多銷量成效,急需覆蓋市場範圍則成了F系列誕生的最大初衷。

同為哈弗系,為什麼F5就賣不好?

接下來的產品定調則形成鮮明的對比,先行者F5的月均銷量2000餘臺,而後來者F7的月均銷量則直接破萬,看似都具備強有力的產品實力,沒成想哈弗F5竟折戟於此?

講道理,作為長城汽車的鐵粉,曾一度認為新車只是沒有被充分的發掘,但時間理論同樣又告誡我們這件事還需要細品!

同為哈弗系,為什麼F5就賣不好?

在很多人看來,哈弗F5失敗的核心因素在於換殼,萬年不變的1.5T發動機加底盤,並沒有給消費者帶來太多的驚喜。

倘若真是如此,那麼大眾外加奧迪的“換殼”技術也不至於那麼香,而車黑式的“油耗高”,博越的1.8T、長安的1.5T都有過人而不及之處。說白了,這種問題純粹的涉及到跟誰對比,可以視為調侃,但罪不致銷量低迷。

同為哈弗系,為什麼F5就賣不好?

就個人觀點,首先哈弗必須承認的是產品規劃上的錯誤(也不一定是錯誤,但是因為這種規劃所致)。在緊湊型SUV領域,全新H6、H6coupe、H6運動版、M6、F7、F7X、F5、H4,家用型SUV共投放了8款,這也就意味著多生孩子多打架,高度的價格重疊及市場重疊。

當然,每款產品的定位不同,也許就是哈弗想要看到的結果“實現全面覆蓋”。所以哈弗F5的問題就出來,10萬的起售價直接逼近“王牌”H6,給人最大的感官就是前者在稍低一個檔次的前提下,為何不多加點錢直接購買更有保障的後者呢?

同為哈弗系,為什麼F5就賣不好?

要說哈弗H6的影響力,多少會侵蝕F5的市場份額。但之所以F7的成功,你可以認為是F5為其鋪路,因為兩者間接的對比則突顯哈弗F7更具有性價比。

哈弗H6和F7的互惠互利,才是哈弗品牌最想看到的成效,產品定位的不同,所吸納的人群也不會有所幹擾。所以從某種程度看來,H4和F5車型才是真正的互補關係,但前者並沒有獲得市場一定的認可,由此後者也不會出太高的成績。

同為哈弗系,為什麼F5就賣不好?

再者,單純的論哈弗F5的產品屬性,並沒有在最基礎的觀感認知上更換徹底(舉例H6和F7,最起碼在外觀和內飾設計並沒有同質化)。稍有了解,你就會發現新車在外觀上直接由VV5的造型整改而來,而內飾佈局基本和H4保持一致,這種偷懶的行為(實際是為了省成本)則直接表現出對消費者的不誠意。

另外一點,哈弗F5最大限度的視為是換殼H4,而後者7.39萬的起售價豈不是讓人看著更具有性價比?

同為哈弗系,為什麼F5就賣不好?

最後要說的就是來自外界勁品的壓力,哈弗專注於SUV領域固然強,但並不能做到一家獨大,而相比傳祺GS4、長安CS55等老牌車型的設計及口碑,或許更具有感染力!

簡單結語:並不是說明哈弗F5的產品力不強,或許冥冥之中早已為F7的崛起做出了犧牲。而相對重合的產品佈局也並不能保證每輛都能做到爆款,而只要堅守自身的定位,其實有時候也算一種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