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家有一老如獲至寶,而班長家裡的寶,富可敵國

我們班上的老班長老李和媳婦結婚時,和父母擠在一間不足20平米的房子裡。2008年夏天,他們用大半輩子的積蓄,買了一套三室兩廳。

都說家有一老如獲至寶,而班長家裡的寶,富可敵國


2010年,班長79歲的母親,被查出患有骨癌,癱瘓在床,不能走路。不久,班長的老岳父遭遇車禍,出院後,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班長妻子的哥哥、弟弟都在廣州打工,一時半會回不來,他們建議班長花錢請個保姆,班長就直接把岳父接到家裡,他說:“我愛人照顧我父母這麼多年,她的父母,我也要伺候孝順。”

為了照顧岳父母,班長辭掉了返聘的工作,每個月會少五千多元的收入。他說,沒有什麼比孝順父母來的重要。為了給外公,外婆騰房間,班長的兒子,兒媳二話沒說,搬回自己的小家。

之前,兩家老人每年春節見個面,一起吃頓飯聊聊天。現在,大家同處一個屋簷下,能合得來嗎?班長妻子笑著說:“老人其實很簡單,他們可高興了。我公公喊我爸吃飯,他都會衷心地道謝;我媽媽幾年前患上阿爾茲海默症,除了我爸和他女婿,其它人幾乎都不認識,所以,她不會抱怨吃醋。當然,老人就像小孩,偶爾也會吵架嘔氣,但是過了半天,就會和好如初。”

都說家有一老如獲至寶,而班長家裡的寶,富可敵國


班長的妻子說,老人過得開不開心,在與子女是不是給他們好臉色,是不是願意花時間陪伴;其次,給老人做得飯菜,不僅是解決溫飽,還要營養合口。早晨去外面買,牛奶、豆漿和包子、油條,老人點什麼就買什麼,買不到就自己做。午飯和晚餐是一個大工程,老人們口味不一樣。班長的岳父愛吃肉,班長的岳母喜歡吃魚和海鮮;班長的父親吃菜不能放糖,唯一隨意的是班長的母親。一頓飯,班長的妻子至少做十個菜。因為用心做,老人頓頓吃的香。

每天吃早飯,班長拿出本子和筆,4位老人開始點自己喜歡吃的菜。岳父點他愛吃的肉骨頭、烏雞湯;岳母要吃清蒸鱸魚和雞蛋羹;父親想吃醋溜土豆絲和青椒肉片,母親則是吃啥都行。

老人們點完菜,班長騎自行車去菜市場。與此同時,班長妻子收拾灑掃。安排父母回房間休息或者聊會天。

都說家有一老如獲至寶,而班長家裡的寶,富可敵國


中午12點,飯菜按時上桌。4位老人4套餐具,每人兩個菜一個湯擺滿一大桌。妻子一聲“開飯了”,腿腳靈便的母親、公公,分別推著父親和婆婆出房間,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等到班長和妻子坐下來,老人們不約而同地拿起筷子,比誰吃得塊,吃得乾淨。

吃完飯,班長再次拿出紙和筆,問:“晚上吃什麼菜?”老人們報完菜名,班長馬上騎自行車去菜市場採購。

妻子立即支起麻將桌,又分別給4位老人每人發20塊錢,讓他們打1個小時的麻將。2點鐘,上床睡午覺。下午3點鐘,起床喝紅豆湯、吃水果。下午5時30分,妻子一聲“開飯了”,他們再聚到飯桌前。

晚上7點,伺候4位老人洗澡,是一件大工程。

班長負責兩位父親,兩位母親有妻子負責。可是班長的母親不在意,洗完澡,讓兒子抱上床。一開始,岳母死活不讓女婿抱。妻子那裡抱得動?後來想了一個辦法,每次岳母洗完澡,妻子拿塊大布,把母親嚴嚴實實包起來,然後,班長再把岳母抱回房間。

晚上8點鐘,4位老人上床睡覺,班長夫婦收拾房間,洗漱完畢再上床,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

忙碌緊張的一天終於告一段落。第二天早上六點左右,他們又要起床,開始新的一天。

朋友來家裡,看到4個老人同吃同住,很是驚訝,說班長開了一個養老院。妻子說:“我們家是幼兒園,天天歡聲笑語。人說家有一老,如獲至寶。我家是家有四老,富可敵國。”

也許是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吃得好、睡得香,心情愉快,來年的春天,癱瘓在床的婆婆和岳父,竟然能下地走路了。

有人見了班長說:“伺候四個老人,是不是太累了啊?”班長只好笑了笑,就說:“伺候老人是有點累啊?但是想想我們小時候……就不累了啊”!

班長每天這樣,像個大小夥子似的,經常出現在菜市場上……

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關注點贊,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