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在空氣中存活多久?是否出現糞口傳播?專家迴應

2月3日晚,湖北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病毒在空氣中到底可以存活多久?是否還有新的傳播途徑?

對此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二科主任醫師蔣榮猛在答記者問時說,病毒是通過飛沫或者接觸傳播的,飛沫一般通過咳嗽、打噴嚏從人體中出來,出來後很快會沉降,不會在空中漂浮,所以從這個意義來講,空氣中不會有病毒,不存在病毒在空氣中存活多久的問題。

但飛沫既然可以沉降,周圍的物體表面,或者手上有可能沾有病毒,它會汙染我們接觸到的物體表面,比如門把手、電梯按紐,病毒會汙染這上面。

蔣榮猛介紹說,研究發現,病毒在光滑的物體表面可以存活數小時,如果溫度、溼度合適,它可以存活數天。比如在溫度20度、溼度40%的環境中,有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可以存活達到五天。一個人打噴嚏,如果不注意拿手遮擋,他會有病毒,病毒汙染門把手,汙染電梯按紐,如果下一個人不洗手,他接觸以後揉眼睛、扣鼻子,病毒可以通過接觸的方式傳播。

“往往呼吸道傳染病的飛沫傳播,更多是通過手傳播,請大家一定要把手洗好,這是特別重要的一點。“蔣榮猛強調。

對於網上出現的糞口傳播途徑,蔣榮猛解釋說,所謂的糞口傳播,就是糞便汙染了水或者食物,一個人把水喝進去,把食物吃進去,但目前沒有發現這種傳播方式的病例。

蔣榮猛說,“傳染病,從教科書上講時通過呼吸道傳播、消化道傳播、性傳播等多種方式傳播,但從我理解的方式來講,傳染病的傳播方式只有一種,接觸,一個人必須接觸到病原體才有可能感染。比如,通過黏膜接觸,通過手接觸黏膜進行感染,通過輸血,也就是血液從一個人輸給另外一個人造成感染,所以傳播途徑,只要你不接觸,就可以把傳播途徑中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