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十大經典案例

前期我們一直在說中國的工業旅遊發展的不太好,那是因為基數太大,拔尖的太少。國內1500多家工業旅遊單位,遊客突破百萬的鳳毛稜角,這是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說國內工業旅遊做得不太好的主要原因。當然,隨著文旅融合大趨勢的到來,國內的工業旅遊形式會越來越好,這必將成為企業市場營銷的藍海,同時也是市場營銷的素材來源。今天藍裕文化要為大家帶來的是中國工業遺址旅遊的十大經典案例,希望能有所啟發。

1

北京:798藝術區

聞名國內外的北京798藝術區,位於北京東郊大山子地區的一角,是20世紀50年代蘇聯援助中國建設的一家大型國有工廠,現在成為北京藝術家的一個聚集地。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十大經典案例

798廠區佔地1平方公里,具有典型的包豪斯風格,是實用和簡潔完美結合的典範,所有建築均由德國設計師設計,廠房窗戶向北,這種設計充分利用天光和反射光,保持著光線的均勻和穩定。本世紀初,廠區一部分房產閒置了下來。為充分利用這部分房產,廠房被陸續出租。一批藝術家和文化機構進駐這裡,成規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廠房,逐漸發展成具有國際化色彩的藝術新區。

2

上海8號橋

2003 年,8 號橋開始開發,將 20 世紀 70 年代所建造的上海汽車制動器廠的老廠房經過新的設計改造後注入時尚、創意的元素,打造成滬上時尚創意園區之一,也開啟了對城市中心舊廠房的系統及商業化改造這一全新商業形態和運營模式。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十大經典案例

改造中,原先那些厚重的磚牆、林立的管道、斑駁的地面被保留下來,使整個空間充滿了工業文明時代的滄桑韻味。項目首期從規劃、改造、招商、到投入運營管理,歷時不到一年,把凝聚著歷史底蘊的老廠房變成了吸引創意人才、激發創意靈感、集聚創意產業的新載體。極富特色的外牆最能體現建築上新舊結合的設計思路,設計師摒棄了原廠房的白粉塗牆,拿來從舊房子上拆下來的青磚重新組合,以凹凸相間的砌造方式突現了牆面的紋理,例如沿街 1 號樓的牆面增加了不鏽鋼及反光玻璃貼面,夜晚的時候,整個牆面熠熠生輝,很有現代感。

作為上海創意產業園區的引領者,8 號橋始終專注於研究、打造、反思和再探索屬於自身的獨特的品牌理念,並依託於此來實現價值。真正將園區打造成了有品質的生活空間,這顯著區別於傳統的辦公樓宇,更適應創意設計行業所需。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十大經典案例

自建成以來,來自各類創意產業行業的頂尖公司紛紛聚集入住 8 號橋,直接形成了上海創意產業園區的第一個樣板。如今 8 號橋更是匯聚了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最大傳播集團之一的現代傳播、全球排名第二的辦公傢俱製造商 Herman Miller、唯一獨攬四項國際設計頂級大獎的中國設計公司LKK 洛可可公司、全球第二大廣告傳播集團 WPP 旗下成員 GREY group 等一系列全球頂尖公司 8 號橋既是時尚潮流的代表,更是創新理念的發源地。近些年來,英國的DYSON(戴森)公司、及國際音樂視頻社交品平臺 musical.ly 等也紛紛入駐 8 號橋。

3

無錫北倉門生活藝術中心

北倉門生活藝術中心成立於2005年9月25日,是無錫首家文化創意產業園和江蘇首個文化創意留學人員創業園。12年來,園區不忘初心,始終走在創意經濟探索和創新的道路上。在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幫助下,園區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和長足的進步!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十大經典案例

北倉門”代表文創經濟本土化上蘊含的轉型糾結和生存抉擇。12年的北倉門,從工業遺產變為文化創意園區,洗去浮華,更加入心入眼。引入大師工作室,以文化社區的面目重新亮相,以文化項目運營、藝術品研發等多元化的營利模式,變成為文化生活藝術園區引導文化消費、室內設計、品牌策劃、新媒體運營等產業,變身為真正意義上的文創產業園。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北倉門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夯實自身基礎,打造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化運營團隊,以藝術深入生活,以產業帶動文創集聚為目標,以支持青年創業和文創孵化載體建設為基礎,全力打造長三角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文創品牌。

4

常州運河五號創意街區

五號創意街區位於常州市三堡街,京杭大運河南岸,“運河五號”串聯起原有老街、老巷、老廠,提煉出“創意、記憶、工藝”的內涵,圍繞“運河文化、工業遺存、創意產業”的三大主題,利用原常州恆源暢廠、常州第五毛紡織廠、常州梳篦廠、常州航海儀器廠等工業遺存和文化遺蹟,加以改造和利用,建設一個設施完備、功能完善、服務全面、氛圍獨特的吸引設計類創意人才和企業創業和發展的平臺。這裡也是常州市鐘樓區藝術教育實踐基地。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十大經典案例

街區一期建設主要對恆源暢廠、第五毛紡廠的工業遺存加以保護和利用,廠區總佔地面積36388㎡、建築面積32000㎡,廠區內房屋建築風格獨特,從上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有少部分早期民居、日式建築,大多數是廠房(尤其是連排鋸齒形廠房,非常具有紡織企業的特色)。斑駁的老牆、高大的空間、靈動的線條所承載的工業遺存和文化遺蹟,是創意人靈感的源泉,也是打造獨特創意空間的理想場所。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十大經典案例

5

上海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是一個具有上海歷史文化風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遊景點,上海新天地以上海近代建築的標誌石庫門建築舊區為基礎。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十大經典案例

首次改變了石庫門原有的居住功能,創新地賦予其商業經營功能,把這片反映了上海歷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餐飲、購物、演藝等功能的時尚、休閒文化娛樂中心。漫步新天地,彷彿時光倒流,有如置身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但一步跨進每個建築內部,則非常現代和時尚,親身體會新天地獨特的理念,這有機的組合與錯落有致地巧妙安排形成了一首上海昨天、明天、今天的交響樂,讓海內外遊客品味獨特的文化。

7

湖北:黃石礦山公園

黃石礦山公園佔地30平方公里,位於湖北省黃石市大冶鐵礦礦區境內。1700年前,三國時期的孫權就在此“築爐煉兵器”。清朝末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大興洋務,開工興建漢陽鐵廠,將大冶鐵礦作為原料產地,該礦成為我國第一座用機器開採的大型露天鐵礦。新中國成立後,大冶鐵礦被納入武鋼開始重建,被譽為“武鋼糧倉”……這些輝煌的採礦史,成為構建黃石礦山公園的文化靈感。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十大經典案例

為再造綠色家園,上世紀60年代,大冶鐵礦聯合相關科研院所成立專業綠化隊伍,在挖掘礦坑堆成的岩石山上種植生態復墾林。經過幾代礦山人的努力,廢石場上種出了面積達366萬平方米的刺槐林,這裡一躍成為亞洲最大的硬巖復墾林。

為推動礦山由黑色經濟向綠色經濟轉型發展,本世紀初大冶鐵礦開啟了綠色轉型發展之路。2007年4月22日,在世界地球日當天,黃石國家礦山公園開園迎客,成為中國首家國家礦山公園。隨後,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又獲得了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國家AAAA風景區、國家工業遺產旅遊基地等榮譽。

現今,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每年接待遊客30餘萬人次,在槐花盛開時節,這裡更是迎來了黃石一年一度的槐花旅遊節。如今,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已成為黃石的一張亮麗名片,為這個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大活力。未來,黃石還將繼續探索“工業+旅遊”新模式,走出一條老工業城市的轉型蝶變之路。

8

河北:開灤煤礦國家礦山公園

始建於1878年的開灤煤礦,堪稱中國煤炭工業的活化石,在跨越三個世紀發展歷程中,留下了許多極具典型性、稀有性的歷史文化和礦業遺存。開灤煤礦的開發,托起了唐山、秦皇島兩座城市,“中國第一佳礦”、“中國第一條標準軌鐵路”、“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中國最早的鐵路公路立交橋”、“中國最早的股份制”,均誕生在這裡。開灤首開中國最早的機器採礦業和鐵路運輸業,引進了西方先進的工業文明和生產技術,是中國早期工業化的起點、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的搖籃和中華民族從農耕文明走向工業文明的縮影。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十大經典案例

公園建築設計和風格都是歐式的,很有當年洋務開礦的感覺,廣場前黑色大理石的紀念碑記錄了開灤精神和博物館建立的種種由來,讀得出創辦人的一番苦心。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十大經典案例

公園外部環境也很漂亮,遠處還有井架、龐大的機器做背景,相當有感覺。南大門和西大門外擺放著早年使用的井下電機車頭、井下綜採液壓支架、掘進機、開拓液壓鑽車和礦井天輪等大型機械,折射出不凡的工業氣勢。

博物館豐富的展陳介紹了煤炭的形成、博物館有統一的講解,可以瞭解煤礦形成與發展歷史,很漲知識。即使是成年人也是非常值得去聽聽的,裡面還安排了小學生做講解員,鍛鍊孩子很新穎。展示了從古代手工開採煤礦進步到現代化的綜合機械化開採,大開眼界!

9

青島啤酒博物館

青島啤酒博物館是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投資2800萬元建成的國內唯一的啤酒博物館,其展出面積達6000餘平方米。博物館設立在青島啤酒百年前的老廠房、老設備之內,以青島啤酒的百年曆程及工藝流程為主線,濃縮了中國啤酒工業及青島啤酒的發展史,集文化歷史、生產工藝流程、啤酒娛樂、購物、餐飲為一體,具備了旅遊的知識性、娛樂性、參與性等特點,體現了世界視野、民族特色、穿透歷史、融匯生活的文化理念。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十大經典案例

現如今青島啤酒博物館已經發展成為年遊客量百萬+,品牌價值150多億的大型工業旅遊項目,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認為她足以成為中國工業遺址旅遊和工業旅遊的典型案例,供業界膜拜學習。

10

張裕酒文化博物館

張裕酒文化博物館於1992年建館,坐落於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大馬路56號——張裕公司舊址院內。張裕酒文化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世界級葡萄酒專業博物館。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在設計時,以張裕110多年的歷史為主線,通過大量文物、實物、老照片、名家墨寶等,運用高科技的表現手法向人們講述以張裕為代表的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史,講述酒文化知識。張裕酒文化博物館總投資6000多萬元,氣勢恢宏、構思新穎。館內分上下兩層,由綜合大廳、歷史廳、影視廳、現代廳、珍品廳及百年地下大酒窖等部分組成。百年地下大酒窖號稱遠東第一,窖內冬暖夏涼,拱洞交錯、猶如迷宮,包括亞洲桶王在內的上千只橡木桶整齊排列,蔚為壯觀。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十大經典案例

博物館之旅是民族工業之旅,是歷史文化之旅,也是酒文化之旅,它淋漓盡致地展示了煙臺這座亞洲唯一的國際葡萄酒城所具有的獨特酒韻。大酒窖深七米,建於1894年,1903年完工,歷時11年,為當時亞洲唯一地下大酒窖。展廳通過歷史廳、酒文化廳、榮譽廳、書畫廳四大部分,比較系統地展示了張裕酒文化的百年曆史,展廳還陳列了許多名人墨跡及藏品。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十大經典案例

以上就是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選出的中國工業遺址旅遊十大經典案例,供大家參考。這裡也順便說一下國外的一些經典,就不詳述了:德國魯爾區、英國布萊納文、英國鐵橋峽谷、意大利都靈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