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聊聊古代的定情信物

对于现代人而言,除了结婚时必不可少的“一颗永流传”的钻石,几乎不再会收到定情信物。物件的意义变得轻飘飘,我们很少会用物件来许诺自己的真心。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聊聊古代的定情信物

而在古代,古人送物件往往是严肃而慎重。中国人生性含蓄保守,但在定情物上反而显得浪漫随性。一旦定情信物送出,也意味将自己的真心和盘托出。

那么,古代人的定情信物都有哪些呢?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绾臂双金环”指的是臂钏,又称缠臂金,这是一种我国古代女性的缠绕于臂的装饰,是用金银带条盘绕成螺旋圈状,所盘圈数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而缠臂金的奥妙之处,在于戴上之后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看,所见都为数道圆环,而相互不关联,宛如佩戴着几个手镯般美丽。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聊聊古代的定情信物

缠臂金

苏东坡《寒具》诗虽然是写一种叫馓子的食物,但诗中“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的句子更让人联想到一个戴着缠臂金的女子于浓睡未醒中,带出几许醉意的妩媚,由此也可见臂钏为古代女性容色增辉的效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聊聊古代的定情信物

南宋女词人朱淑真在她的《恨别》中写道:

调朱弄粉总无心,瘦觉寒馀缠臂金。

别后大拼憔悴损,思情未抵此情深。

在理学禁锢日深的南宋,朱淑真是一位敢于冲破藩篱,热烈追求个人幸福的女子,这首诗表达了她与恋人分别后肝肠欲断的思念,思念使她日渐消瘦,憔悴,以至于缠臂金都松脱了。可惜她到底没有见到她思念的人,因为她爱的人最终选择了逃避,朱淑真只好写下“待封一伤心泪、寄与南楼薄幸人。”后抑郁而终。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用戒指定情的习俗在中国由来已久,南朝刘敬叔《异苑》中记载沛郡人秦树在冢墓中与一女子婚合,临别时,女泣曰:“与君一睹,后面无期,以指环一双赠之,结置衣带,相送出门,会面安可期, 见指环如见其人。”

指环之重跃然诗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聊聊古代的定情信物

戒指

《全唐诗.与李章武赠答诗》的题解中注释说,唐时,书生李章武与华州王氏子妇相爱,临别时王氏子妇赠李章武白玉指环,并赠诗道:

“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

后来李章武再去华州,王氏子妇早已忧思而死,指环只是空留怅惘。宋李昉《太平广记》里说后来李章武与王氏子妇的灵魂神会于王氏宅中,这应该是人们对这场爱情结局的美好愿望。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聊聊古代的定情信物

戒指

还有一点,我们也应该知道,就是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为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却是最重的,到今天也是如此。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我国女性用耳饰打扮自己的最早记录见于《山海经》“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齿,穿耳以鎼”,《三国志》中诸葛恪说:“穿耳贯珠,盖古尚也。”可知穿耳从三代时起至今不衰的时尚。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聊聊古代的定情信物

耳饰

耳饰又分为耳钉、耳珰、耳环、耳坠等样式。清初李笠翁在他的《闲情偶记》里将耳饰里小巧简洁的耳环称为“丁香”,将繁复华丽的耳坠称为“络索”。他说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见耳环在古人审美观念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用丝线缠成,多种香味浓烈中草药细末装入袋中。它的历史由来已久,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作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聊聊古代的定情信物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一行人仓皇而逃,马嵬坡六军不发,唐玄宗牺牲了杨贵妃的生命,让她独自去承担酿成国家战乱的责任。杨贵妃被绞杀后,尸体被匆忙就地埋葬。待到收复西京以后,唐玄宗派人悄悄将她的遗体移葬。办事宦官发现贵妃的遗体只剩下白骨一架,唯有临死时佩戴在胸前的香囊还完好如昔,便把香囊取下复命。垂垂老矣的太上皇唐玄宗见到香囊 睹物思人,当年骊山歌舞的欢乐宛在,伊人的浓爱只留下眼前的香囊!他把香囊装入衣袖,不禁老泪纵横。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聊聊古代的定情信物

香囊

后来诗人张祜感叹此物此事,写下了《太真香囊子》一诗:“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

没有人再能为唐玄宗解开这只小小的香囊了,说不清楚是爱还是恨的情感,除了玉环谁人能解得开呢?

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形单影只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