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伴君如伴虎,但为何石奋能历经三朝不衰,四政不竭?

“万石君”石奋发家史

楚汉战争时期,石奋在刘邦手下做一个小吏的官职。15岁就跟在刘邦身边,照顾刘邦的起居生活了,很是勤勤恳恳,深得高祖喜爱。 高祖与语“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 刘邦就把石奋封为“中涓”,在刘邦身边收发文件;还把石奋姐姐封为“美人”。

刘邦死了以后,石奋就跟着汉文帝了。又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虽无功劳,但苦劳居多。这时候,石奋已经官至太中大夫了,《史记 万石张叔列传》中记载,“无文学,恭谨无与比”石奋谦恭,谨慎无人能比。凭着这一点,石奋在汉文帝后期担任太子太傅,也就是汉景帝的太傅。到汉景帝继位以后,深得景帝喜爱,担任一个诸侯国的国相,这个官职的俸禄已经是两千石了。而这个时候,石奋的四个儿子,也都担任两千石高官,父子五个人同朝为官,五人俸禄加起来一万石,石奋被汉景帝称为“万石君”。石奋从高祖刘邦身边的一个小吏,历经吕后,汉文帝,汉景帝,才做到两千石的高官。那么,石奋历经三朝不衰,四政不竭的原因有哪些?

都说伴君如伴虎,但为何石奋能历经三朝不衰,四政不竭?

都说伴君如伴虎,但为何石奋能历经三朝不衰,4政不竭?

妙绝一:石奋恭敬做人做事做官

我们都知道“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满盘皆输,满门抄斩。而石奋从15岁跟在刘邦身边,到70岁退休,工作了55年,而期间可以说从未出现过什么大的错误,过失,这很让人称赞了。 “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轼焉。” 石奋退休以后,每次经过宫门,都下马趋走;路上见到皇上的车来了,也会伏轼,趴在车前的横木上。 “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子孙遵教,亦如之。” 皇帝赐的事物,首先要表示对皇上的感恩,然后弯腰快速吃掉,无论在哪里都一样。

都说伴君如伴虎,但为何石奋能历经三朝不衰,四政不竭?

都说伴君如伴虎,但为何石奋能历经三朝不衰,4政不竭?

妙绝二:石奋不一般的家教

“ 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凡是有成年子女在家里面,石奋必穿正装,如果有子女做了小吏,必穿朝服相见。石奋这样的做法是对晚辈担任的职务表示尊重,敬重。这一条不一般的做法,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深刻印象。“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 ”只要子孙有过,石奋就会“绝食”,直到整个家族的人来“请罪”才吃。石奋家里十分重视孝道。“ 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石奋的长子石建,担任郎中令,九卿之一。每到休息日,都回家瞒着帮父亲洗衣服,家里面“孝风”浓厚。

都说伴君如伴虎,但为何石奋能历经三朝不衰,四政不竭?

都说伴君如伴虎,但为何石奋能历经三朝不衰,4政不竭?

妙绝三:石奋对子女的教诲,做官要谨慎

“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 ”小儿子石庆,在石奋的众多儿子中间,可以说是很粗心的一个了,但是,在做官方面,也很是谨慎。面对着皇上的发问,都也谨慎的,亲自拿着马鞭数,最后才敢回答。石奋的家族声望很高,石庆最后官至丞相。石庆可以说深受他父亲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