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要当皇帝,奶奶却不同意,看孙子如何应对

孙子要当皇帝,奶奶却不同意,看孙子如何应对

窦漪房窦太后,本来是被吕雉做为一名普通的家人子被送去代国伺候的,结果却阴差阳错的做了代国的王后。在代国期间一直是勤勤恳恳,还为代王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这还不算完,代王刘恒突然有一天,被召回汉宫,做了皇帝。窦漪房一跃成了皇后,拥有了无上的权利和富贵。她的大儿子刘启也被立为皇太子。

孙子要当皇帝,奶奶却不同意,看孙子如何应对

汉文帝死后,她的大儿子刘启做了皇帝,窦漪房变成了窦太后,按道理说这位窦太后该颐养天年,好好的享福了,可她便不,她有了自己的一小点私心,这私心是什么呢,就是她的小儿子刘武。窦漪房出身于小户人家,有一点点的小农思想,比较偏爱小儿子刘武。她想呀,自己的大儿子已经做了皇帝,什么都不愁也什么都不缺,同样都是先皇的儿子,自己的大儿子刘启能做皇帝,那小儿子也能做皇帝呀。于是她就想,等大儿子百年之后,不立自己的儿子,改立自己的弟弟为下一任的皇帝。

孙子要当皇帝,奶奶却不同意,看孙子如何应对

窦太后的算盘打得挺好,她也确实这样做了,她于是到大儿子景帝面前劝说,你做了皇帝,能不能以后也让你的弟弟做皇帝,等你的弟弟也死了,皇位还由你的儿子继承。景帝听了,一时也觉得挺有道理,于是在一次家宴上,景帝喝多了酒,就对自己的弟弟刘武许下承诺了,等我百年之后,皇位交由你继承。刘武听了心里暗暗得意,窦太后也十分高兴,觉得这样的安排再好不过了。

孙子要当皇帝,奶奶却不同意,看孙子如何应对

可是,景帝并不糊涂,酒醒之后,大臣们纷纷都来劝阻,说断断没有弟弟承继皇位的道理。并且当时的梁王刘武,由于窦太后的宠爱,又是皇帝的亲弟弟,他的梁国,属于当时最富的地方,统辖四十多个城池,他的宫殿和仪仗,所用的东西,都比照景帝的来。按理说该知足了。景帝碍于窦太后的面子,不好说什么,但心里也开始有了算计。

景帝为了让弟弟死了这条心,于是立了栗姬的儿子刘荣为太子,可刘荣的母亲,栗姬不安分,有点得意忘形了,得罪了馆陶公主,馆陶公主于是联手了刘彻的母亲,王美人,两个人一番鼓捣,让刘启把刘荣给废了,改立了刘彻为太子。其实后来有人说,这只是景帝刘启为了打消弟弟做皇帝的一番政治手段,可不管怎样,刘武既然有了做皇帝的心,那就不会轻易的放弃,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没其他想法的时候很满足,可一旦滋生了其他的想法,再得不到,就该生怨恨了

于是,刘武和窦太后千方百计的阻挠刘彻的皇帝之路,特别是窦太后,她心里想的念的都是让自己的小儿子当皇上,开弓没有回头剑,这个事因已经挑起来了,万一将来刘彻登基,那刘武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这边是窦太后各种阻挠,反观刘武呢,他甚至偷偷派人动手,去杀了那些反对他继承皇位的大臣。事情没成,反倒暴露了,景帝对他心生厌恶,到碍于母亲窦太后的面子没有对他下手。但刘武从此郁郁寡欢,没过多久,就病死了。

刘武死了之后,窦太后非常伤心,她埋怨自己的大儿子,同时也十分讨厌这个她自认为占了她小儿子位置的孙子刘彻,处处于刘彻不和,可刘彻比较聪明,他心知窦太后的权力大,他就想,我不正面与你为敌,我还年轻,但你没有几年活头了,等你不行了我再来跟你算账,刘彻也确实做到了。在窦太后死后,铲除了窦氏一党。

不让自己孙子做皇帝的奶奶恐怕只有她这一位。窦太后精明一世,辅佐了两位帝王,却想不明白一个道理,如果她不是偏爱自己的小儿子,不给了梁王刘武做皇帝的想法,也许刘武就能安安份份的做他的闲散王爷,平安的度过此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