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大方向”确认,这类人注定要“栽”,2大趋势来了


在今年年初,我国绝大多数房企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受到疫情影响,各大城市的房产销售量都在下滑,甚至还有不少房企在近两个月是“零成交”的。因此,在复工之后,包括恒大在内的很多房企纷纷开始降价促销,毕竟面对资金周转压力的时候,卖房才是唯一的出路。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楼市的一个“大方向”逐渐确认。

中国的楼市是政治市,房地产的发展走向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调控政策的变化的。而在去年国家对房地产的密集调控下,“稳定”应该可以说是一个主体方向,而各大城市无论是房价还是预期也都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炒房客因为“房住不炒”政策的落实在逐渐退场,刚需的购房热情也因为房价停涨而逐渐消减,因此,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热度是在下降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接下来楼市发展的一个大体方向更像是一种“稳中有降”的状态。

这从房价的变化趋势上可以看出。

就拿三月份各大城市的房价情况来说,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房价都出现了下跌,尤其是上海,每平米房价跌了三千多元,而广元的跌幅甚至达到了14.36%。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城市的房价都是在下跌的,而且跌幅也都不小。

房价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下跌,一方面是受到疫情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是楼市长期的一个发展“动态”。这是怎样的“动态”呢?具体表现在2大趋势上:

一、房产过剩

据粗略估计,目前中国的房产总量可以供34亿人居住,但是接下来有真实买房需求的刚需远远没有这么多,这就说明我国的楼市已经是供大于求了,甚至是供远远大于求,这就是房产过剩的表象。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楼市有很大的会逐渐转变成“买方市场”,刚需对房地产市场的“话语权”会更强。

二、有价无市

所谓的有价无市就是房价太高,房地产市场却持续趋于冷淡。按照以往房地产的发展状况,购房者向来追求“买涨不买跌”,这主要是因为看好了房子的金融属性。

但是目前在“房住不炒”政策落实后,房子的金融属性逐渐褪去,慢慢回归居住属性,高房价的存在倒是很难刺激楼市热度,少了炒房客,房价越高,房子倒会变得越难卖。

也就是在这样的楼市变化环境下,手握多套房产的人就会有麻烦了,毕竟未来房子在金融方面的增值空间会越来越小,在“买方市场”中,这类人的议价能力不强,毕竟到时候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房子卖出去就算是不错的了。

要是长时间不能把房子卖出去的话,还得支付各种持房成本,到时候房子就容易“烂”在手里,得不偿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