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带着苏轼去高考,作文素材就不用愁了

01素材之殇

提起作文素材备考,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老师印给我们的一张张作文素材学案,或者是从书店买来的一份份素材刊物。很多同学为了准备高考作文的素材,都费尽了脑细胞,整理了一本又一本的素材笔记。但是我们会发现,那些费心费力整理的素材,常常是进了考场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这可是个大麻烦,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怎么写考场作文?总不能整篇空喊口号呀!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在进行写作素材备考的时候,能记得更牢固一些呢?

老师说,带着苏轼去高考,作文素材就不用愁了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非常实用的办法——“名人带货法”。所谓“名人带货法”就是,改变传统的横向“广撒网式”的素材整理方法,改为纵向“挖井式”的素材整理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找经典人物,以他的人生经历为线,将他使用率较高的生平事迹串联起来。

老师说,带着苏轼去高考,作文素材就不用愁了

02深挖井

相比传统的“广撒网式”素材整理方法,这种用“深挖井式”方法整理的素材能够记得更牢固。因为广撒网式的方法,虽然网罗得素材更多,但是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的更多是抽象化的关联,而我们知道,一般人是不习惯靠抽象关联来记忆知识点的,因此就容易出现考场上什么都记不起来的情况。但是“深挖井式”不一样,这种方法更多是依靠人物的生平故事为线索,来建立素材之间形象化的关联。当我们在考场上什么素材都想不起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我们准备的名人“请”出来,然后顺着他的人生故事捋一遍,合适的素材就能找到了。

老师说,带着苏轼去高考,作文素材就不用愁了

如果要选一个名人,带他进高考考场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要符合以下几个特点:

  1. 有名气,阅卷老师认识他。
  2. 别太有名气,阅卷老师别烦他。
  3. 他有很多故事,最好是还有人格魅力。
  4. 你要喜欢或者欣赏他。

因为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苏轼的,所以今天就拿着苏轼来做个示范,跟大家分享一下“深挖井式”素材整理是怎操作的。

老师说,带着苏轼去高考,作文素材就不用愁了

03又见东坡

苏东坡人生的人生履历:

苏轼出生、成长在眉州。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赶考,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先后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又得到朝廷重用,被召回汴京任职,并出知杭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再次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苏轼的一生辗转各地,因此我们可以选择用地名来描绘他的人生地图,这样可以更加形象,也更便于记忆。

老师说,带着苏轼去高考,作文素材就不用愁了

苏东坡的素材纪要:

  • 眉州少年——正三观、立大志:苏轼小时候,母亲教他读《范滂传》,苏轼问母亲,如果自己像范滂一样,那母亲怎么办?苏轼的母亲回答说,自己也会像范滂的母亲一样,不后悔自己的儿子这样慷慨赴死,自己也会觉得很自豪。
  • 汴京学士——苏门三学士,名动京师:欧阳修对儿子说,“三十年后,无人再谈老夫”。
  • 凤翔父母官——为民祈雨:苏轼在任时,陕西遇大旱,农人忧心如焚,苏轼为民祈雨,诚动上苍,普降甘霖。为纪念此事,苏轼将后花园的亭子改名为“喜雨亭”,并作《喜雨亭记》,与民同乐。
  • 杭州名士——为民请命,诗议新法:苏轼对弟弟说自己是心直口快之人,“饭中有蝇,不吐不快”。苏轼身处杭州美景,身边美人环绕,但他对王安石变法给百姓的带来的灾难没有熟视无睹,而是付诸诗文,以诗代章,用自己的才华把底层的声音传送到朝堂之上。
老师说,带着苏轼去高考,作文素材就不用愁了

  • 密州词人——身居困境,成就词名:苏轼在密州生活艰苦,但仍醉心于诗词创作,大有颜回“安贫乐道”之风。其中真情之笔屡创经典,《江城子》悼亡妻,《水调歌头》寄胞弟。
  • 徐州太守——名动黄楼,治理水患:苏轼任徐州太守时,黄河决口,大水围城。苏轼身先士卒,治理水患。面对纷纷逃难的百姓,他守着城门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随后,他亲自参与工程计算,领着军民到泥地里筑坝。禁卫军指挥官说,“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最后黄河改道,徐州得救,百姓欢天喜地,修建黄楼,来纪表其功绩。
  • 黄州居士——随遇而安,超然处世:这一时期是苏轼人生的砺炼期,也是他突破生命藩篱的成熟期。他安然接受“乌台诗案”带给他的灾难,躬耕东坡,写诗作赋,邀朋唤友,吃东坡肉,喝东坡汤。他读陶潜,写赤壁,在自己的能力所及之处成立“救儿会”,用自己的能量践行人道精神,坚守政治信仰。
老师说,带着苏轼去高考,作文素材就不用愁了

  • 汴京翰林——权倾朝野,坚守初心:英宗的皇后赏识苏轼,将他从黄州召回。苏轼一路青云直上,位居“翰林学士知制诰”,成为皇帝和太后身边的红人。但苏轼不忘初心,独立于新旧党争之外,坚持自己“秉政为民”的政治理念。
  • 再回杭州——为政一方,心系民生:
    苏轼不想身陷京城的党派纷争,便请命出任杭州太守,并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了“治理西湖”“治乱赈灾”这两件利民大事。

04结语

通过对苏轼进行素材整理,我们会发现苏轼是一个非常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代名人。不管是他的人生哲学,还是他的为政理念,都可以对我们当下的人和社会产生启发。

老师说,带着苏轼去高考,作文素材就不用愁了

​当然,本文的素材整理受限于篇幅,显得过于简略。在真正的学习中,我建议高中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去读一读名人的传记,用这种“深挖井”的形式去挖掘人物的系列素材,并且整理成以人生经历为线索的素材笔记。相信一定会对高中生的考场作文有很大裨益!

如果,你不知道该先读什么人的传记好,那我推荐大家不妨就从林语堂先生的这本经典之作——《苏东坡传》开始吧!

我是Note,日更高考干货,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