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质量通病止(​路基开裂病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路基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

路基纵向开裂原因分析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止(​路基开裂病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表面没有彻底清除。路基基底有一个薄弱的层,或者它位于古老的河道中。

2,沟、塘清淤不彻底,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3.路基压实不均匀。

4.旧路利用路段,并且在新旧路基的交界处没有挖台阶或者台阶的宽度不足。

5.半填半挖路段的施工步骤未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台阶和压实。

6.当使用透水性和水稳定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时,错误地采用了纵向分幅填筑。

7.高速公路由于边坡过于陡峭,频繁的交通振动而发生滑坡,最终导致纵向裂缝。

路基纵向开裂预防措施

1.仔细调查施工现场并彻底清理表土,及时发现路基底部隐藏的沟渠和暗塘,并清除薄弱层。

2.彻底清除沟渠和暗塘中的淤泥,并使用具有良好水稳定性的材料回填,并严格控制压实度以满足设计要求。

3.提高填方路段压实层的压实均匀度。

4.对于半填半挖的路段,其地面坡度大于1:5且使用旧路,应将原始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0m的台阶并按照规范严格压实。

5.透水性和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物应分层填筑,不得纵向分幅填筑。

6.如果存在薄弱层或古河道,完成路基填筑后应超载预压,以防止沉降不均。

7,严格控制路基边坡,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防止出现边坡开挖不足现象。

路基纵向开裂处理措施

1.采取边坡加设护坡道的措施。

二、路基横向裂缝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止(​路基开裂病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路基上的横向裂缝将反射到路面基层和面层。如果不能有效地防止,则会增加地表水对路面结构的破坏,并影响结构的完整性和耐久性。

路基横向裂缝原因分析

1.路基填料直接使用液体极限大于50且可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壤。

2.混合同一填充层的路基填料,可塑性指数相差很大。

3,填土顺序不正确,路基上填层操作段的连接施工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路基上填平层的厚度差异很大,最小压实度小于8cm。

4.排水措施不足会导致积水。

路基横向裂缝预防措施

1.禁止路基填料直接使用液体极限大于50和可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壤;当材料选择困难且必须直接使用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不同类型的土壤应分层填充,并且同一混合层不得混合。

3.路基顶部填充层是分段构造的,应按要求处理两个分段之间的连接处。

4.严格控制路基各填充层的含水量,高程和平面度,确保路基表层厚度不小于8cm。

三、路基网裂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止(​路基开裂病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开挖路基或填筑路堤后,会出现网状裂缝,这会降低路基的强度。

路基网裂原因分析

1.土壤的可塑性指数高或是膨胀土壤。

2,路基碾压时土壤含水量太大,成型后不能及时覆盖。

3.压实路基后,维护不到位,地面流失过多水分。

4.路基下层土过湿。

路基网裂防治措施

1.使用合格的填料,或采取掺加改性石灰和水泥的措施。

2.使用可塑性指数符合标准要求的土壤填充路基,并在压实时控制回填土的最佳水分含量。

3.加强养护,避免过多损失表面水分。

4.精心组织和科学安排,以确保合理的设备匹配和紧凑的施工节奏。

5、如果下层土过湿,应找出其位置,并采取技术措施,例如更换土壤或添加生石灰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