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自然课(二十)︱古诗文里的春日花鸟

家里的自然课(二十)︱古诗文里的春日花鸟

家里的自然课(二十)︱古诗文里的春日花鸟

鸟语花香中即将迎来爱鸟周。鸟儿灵动的身影不只在大自然里,也被古人记录在了古诗文里。“家里的自然课”第二十节课,绿容君带你去诵读古诗文里的春日花鸟。

家里的自然课(二十)︱古诗文里的春日花鸟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春天我们没法放肆地去户外玩耍。好在困难都是暂时的,随着疫情逐渐缓解,我们终于能慢慢走出家门感受春日的绚烂喧闹。

其实,自然不只在户外,家里同样有自然万物。即便不出门,翻开书本,我们也能在古诗词里感受到春天的美好,阅读到春天的花鸟美景。

家里的自然课(二十)︱古诗文里的春日花鸟

(图:戴菊)

家里的自然课(二十)︱古诗文里的春日花鸟
家里的自然课(二十)︱古诗文里的春日花鸟

家燕篇:

中华民族对于燕子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我们喜欢这种春天的使者,不遗余力地歌颂它。从诗经开始,一代代的文人墨客的笔下总是少不了它的身影。

家里的自然课(二十)︱古诗文里的春日花鸟

歌谣中唱到“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家燕的“额头”和“喉咙”是鲜艳的红色,肚子白白的,尾巴像剪刀一样,身上的羽毛是具有金属光泽的蓝紫色。(图:quanjing.com)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燕子从古老的文字中向我们飞来,带着神秘色彩,慢慢飞入了寻常人家。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唐·杜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宋·晏几道)

……

我们大家可以吟咏出很多跟燕子有关的诗句,燕子在这些诗句中偶尔带有悲伤的色彩,却始终带着温暖、美好的底色。

家里的自然课(二十)︱古诗文里的春日花鸟

家燕的巢是一个圆圆浅浅的小“碗”,新的一年,燕子亲鸟将会在这个巢中赋予新的生命,在我国很多的地方,房檐下有燕子筑巢,被认为是好运的象征。(图:baike.baidu.com)

诗词中所描写的燕子,与如今我们所见到的并无二致,每年春天许多家燕会飞回原来的巢穴,就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所以我们才会感慨它们似曾相识又归来。它们有五彩斑斓的羽翼,虽然远看黑乎乎的,但凑近了我们就会看到唐代韦庄笔下“紫燕黄鹂犹至”的“紫燕”,羽毛带着蓝紫色的金属光泽;“画梁紫燕,对对衔泥”(宋·柳永),燕子会用泥巴和树枝草茎去修复旧巢,燕子衔泥,自古以来就代表着春意融融的春日景象。“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

家里的自然课(二十)︱古诗文里的春日花鸟

燕子会用喙和泥,衔起泥巴,作为“建筑材料”修葺它的巢。 (图:itbbs.pconline.com.cn,黎明)

黄鹂篇: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黄鹂,也是中华民族最为熟悉的春日鸟类之一,它的到来提醒着人们:劳作的季节开始了。“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春天里,阳光暖暖地照射下来,黄鹂在高大的乔木上,欢快地唱着歌,从很久以前开始,黄鹂鸟明快的色调就和生活气息联系在一起。

家里的自然课(二十)︱古诗文里的春日花鸟

黑枕黄鹂喜欢高大的树木,在浓密的树冠层中活动,运气好的时候我们能够透过重重树叶,窥见它的魅力。(图:mala.cn, wwzhong)

在我国,诗词里出现的黄色鸟儿,最常见的是黑枕黄鹂。它们可爱美丽,柠檬黄的羽色让它们鲜艳醒目。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

“飘荡杨花春意晚,黄鹂飞过水东西”

——(宋·林逋)

“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

——(唐·温庭筠)

……

诗人笔下频频留下它们的身影。

家里的自然课(二十)︱古诗文里的春日花鸟

黑枕黄鹂颜色明快,饱和度高,只要你看到它,绝对不会认错。(图:baike.baidu.com)

不过,它们喜欢高大的乔木,看到它们或许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常常只闻其声,不见踪影,“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

众鸟篇:

徜徉在古诗词中,只要我们有心,会发现许多可爱的鸟的形象,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意。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唐·杜甫)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宋·苏轼)

“孔雀行穿鹦鹉树,锦莺飞啄杜鹃花”

——(明·杨慎)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

“春鸠鸣野树,细雨入池塘”

——(唐·李德裕)

宋代诗人陆游的《鸟啼》更是把春天鸟类活动和农事耕作联系起来:“野人无日历,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闻鸦舅,苗稚忧草茂……”

春天如约到来了

家里的自然课(二十)︱古诗文里的春日花鸟

垂丝海棠(图:戴菊)

千年传承的汉字,凝结成经典诗作,让我们能从字里行间中体味到千百年前的温暖春光,古人曾经咏叹过的花朵、鸟类、气味、声音,都融在扑面而来的春日气息里,包围着我们。在阅读之时,千年之前的乡野之风,仿佛笼罩着我们,让今时今日的春天和千百年前的春天渐渐重合,互相应和。诗句承载的快乐和忧伤,又会在我们的脑海中重演。

而春天,就在这一唱一和中,真正到来了。

家里的自然课(二十)︱古诗文里的春日花鸟

樱花(图:戴菊)

家里的自然课(二十)︱古诗文里的春日花鸟家里的自然课(二十)︱古诗文里的春日花鸟

历史阅读 即点即读官宣!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库上线啦!快戳进来了解详情吧~

生活垃圾分类查询功能上线!再也不用担心垃圾扔错地方了

莫纠结,垃圾分类有逻辑!

《权威发布丨拒绝收运!对不符合分类质量标准的生活垃圾拒绝收运

家里的自然课(二十)︱古诗文里的春日花鸟
家里的自然课(二十)︱古诗文里的春日花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