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三國:蜀漢滅亡大批官員被處死,為何諸葛亮的後人沒有遇害?

看了無數遍三國,才領悟到人生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大家好我是寵兒 .每天持續為大家帶來原創內容,分享三國的意義。

自古以來“勝者為王敗者寇”,權力之爭往往都是比較血腥的。在蜀漢滅亡之時,很多官員及其家人都被殺曹魏殺害。亡國之時,哪還有尊嚴和道理可講?劉禪也忙著逃命,根本無暇顧及這些人。但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的後人卻沒有遭到屠戮。照理說,諸葛亮是北伐的發動者,讓蜀魏兩國多年處於交戰狀態,曹魏的士兵應該更恨他才是。即使諸葛亮已經去世,他的後人也會受到牽連。可為何在蜀國滅亡之後,諸葛亮的家人反倒被保護起來了呢?

再看三國:蜀漢滅亡大批官員被處死,為何諸葛亮的後人沒有遇害?

小編認為這也和諸葛亮的威信和名望有關,對手未必就是仇人。和曹魏交手這麼多年,司馬懿對諸葛亮肯定也是非常尊重的。諸葛亮既有過人的才智,又有一顆忠君之心,三國之中無人不知他的大名,同時也都對其品行表示肯定。諸葛亮去世之後,他的功德也一直受到世人的讚頌,在魏國影響也是比較深遠的。在人們心中,諸葛亮是一個值得敬畏的對手。當時,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已經戰死,他的孫子還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魏軍也沒有必要對一個孩子趕盡殺絕,況且古人也不允許隨意斬殺婦孺。

再看三國:蜀漢滅亡大批官員被處死,為何諸葛亮的後人沒有遇害?

另外,在魏軍殺到的成都之時,劉禪沒有抵抗就帶著一眾大臣投降了!蜀漢已經落於曹魏之手,對於魏軍來說省去不了少的麻煩。只要死的人少,魏軍心裡也沒有那麼多的怨氣,自然也就不會大開殺戒。雖說戰爭有時候無法避免一些殘忍的手段,但是對於統治者來說,他們都希望給自己留下一個好名聲。當時蜀漢的官員已經死了不少人,如果曹魏再對無辜之人下手,那他們就極有可能激發百姓的憤怒。別看老百姓手無寸鐵,可若是他們被激怒了,鄧艾和鍾會等人也別想輕易在蜀地立足。

再看三國:蜀漢滅亡大批官員被處死,為何諸葛亮的後人沒有遇害?

劉禪昏庸,百姓早已對其失望至極,所以並沒有反抗。可諸葛亮為蜀國可以做出過很多貢獻的,老百姓對他愛戴有加。諸葛亮在世的時候,曾對蜀漢進行過一系列的改革。他做事公道,而且嚴於律己,有力推進了蜀地的社會風氣,同時也讓百姓的生活安定富足。要知道,蜀地曾經因為地勢險要,要落後中原很多,而且張魯和劉璋曾經多次交戰,根本無法讓百姓過得安定的生活。諸葛亮吸取中原文化經驗,為蜀地百姓帶來了福音。因此,諸葛亮過世以後,益州的百姓還在稱頌他的豐功偉績,對他的家人也是百般照顧。

再看三國:蜀漢滅亡大批官員被處死,為何諸葛亮的後人沒有遇害?

​在魏軍佔領成都之後,有一些敬愛諸葛亮的百姓就開始保護他的家人。倘若魏軍隨意殺人,那勢必會激發蜀國的殘餘勢力,逼得這些人奮起反抗。司馬昭是個聰明人,眼下他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肯定不會允許部下做出一些荒唐事。當然,在滅蜀之戰中,也有一些人趁亂公報私仇。但慶幸的是,諸葛亮身為軍師並沒有和誰結下深仇大恨,他的家人也免於遭難。

三國一部很經典的文史作品,不同的年齡去看,總是有不同的領悟。寵兒對於三國有自己的見解和觀點,每天堅持原創內容分享給大家,謝謝大家的關注,下期內容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