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村社合一”“村企合一”拓宽乡村致富路

近年来,万山区积极引导村支两委班子就地灵活取材,通过土地流转、转变土地经营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及企业等方式,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焕发出农村活力,激发了村民经久不熄的干事创业热情。

万山:“村社合一”“村企合一”拓宽乡村致富路

川硐村大五星枇杷基地

大坪乡川硐村共有11个村民组,全村共有建档立卡户98户279人。近年来,该村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流转荒废土地,发展期大五星枇杷种植。

万山:“村社合一”“村企合一”拓宽乡村致富路

村民们给枇杷剪枝

近日,记者来到川硐村,看见当地村民正手拿剪刀忙着修剪枇杷枝叶,阵阵笑声传遍了田间地头。“我们枇杷基地于2017年开始建设,通过村社合一的模式,带动建档立卡户共同发展,目前已发展大五星枇杷200亩,预计今年初挂果产量达到5万斤,产值大概到50余万元。”大坪乡川硐村支部书记胡正华笑呵呵地介绍道。

万山:“村社合一”“村企合一”拓宽乡村致富路

胡正华在为枇杷树剪枝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川硐村围绕“百姓富、生态美”目标,因地制宜发展起农业产业,在推进完成“村社合一”之后,结合实际对产业进行聚拢规划管理,带动群众“抱团发展”。“我们枇杷基地带动了建档立卡户98户279人共同发展,解决长期务工有10人,如果效益可观的话,我们还将继续扩大规模,带动村民共同发展。”胡正华对村里的产业发展信心十足。

万山:“村社合一”“村企合一”拓宽乡村致富路

技术员龙立芳和村民们一起给枇杷树剪枝

川硐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以后,把村里原来一些零散产业整合“打包”,规模发展。从传统的种植逐渐转变为现代化的农业,实现了村里及周边的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参与产业共同发展致富。“我到这枇杷基地务工,基本上一天的基本工资是80块钱一天,家里面做点这些小活就可以贴补家用,也可以照顾家里面,真的是太方便了。”枇杷基地技术员龙立芳满意地说道。

万山:“村社合一”“村企合一”拓宽乡村致富路

龙门坳竹荪基地

同样,谢桥街道荪灵原生态农业产业有限公司通过村企合一发展模式,从原来的400亩竹荪基地发展到现在的2300余亩,每年产值可达18400元/亩,实现年产值1472万元,与建档立卡户600户2700人进行了利益联结,每年发放分红资金115万元。同时,万山区内的鱼塘乡、谢桥街道龙门坳村、石竹社区、牙溪村2300人实现了就近就业,每年发放劳务工资240余万元。

万山:“村社合一”“村企合一”拓宽乡村致富路

包装好的竹荪产品

“我们这个公司通过村企合一,从以前的种植面积400亩发展到现在2000多亩,带动建档立卡户从以前162户558人发展到现在600多户。我们下一步打算把竹荪深加工做起来,让更多的建档立卡户在我们这个公司就业,带动他们更大的发展。”谈及未来产业的发展,万山区荪灵原生态农业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静规划满满。

万山:“村社合一”“村企合一”拓宽乡村致富路

刘静在检查竹粉的发酵情况

据悉,万山区将继续创新与探索,大力推行“村社合一”“村企合一”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为农民真正开通“致富路”、架起“致富桥”。(文/夏颖辉 图/周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