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我國“第1癌”,醫生提醒:想要預防,四種食品要撤下餐桌

提到“計春華”的名字,或許有些人覺得這個名字很陌生,但提到《少林寺》中的“禿鷹”,《天龍八部》中的段延慶,很多人會說“原來是他”。

因為演了太多次壞人,他甚至被尊稱為“國寶級反派”。

肺癌是我國“第1癌”,醫生提醒:想要預防,四種食品要撤下餐桌

然而,這樣一位國寶級演員,卻在57歲時與世長辭,奪走他生命的,正是肺癌。

從發現到去世僅3個月

肺癌發現得晚,容易給治療帶來很大困難。很多時候,患者在發現後很短的時間裡便不幸去世。計春華便是如此。

2018年4月19日,肺癌晚期的計春華才轉到浙大醫院呼吸內科。當時他的身體條件已經非常差,營養嚴重不足,體重只剩53公斤,血色素只有4.3克——正常人都在13克以上。醫生指出,計春華髮現得太晚,已經錯過了手術機會。

肺癌是我國“第1癌”,醫生提醒:想要預防,四種食品要撤下餐桌

儘管計春華本人帶著樂觀、積極和配合的心態接受治療,但他還是在同年7月11日離開人世。從發現到去世僅有3個月的時間。

肺癌是我國第一癌,5個症狀是前兆

在全球來看,肺癌的案例都是增加。在19世紀,肺癌還是十分罕見。1910年前,全球醫學文獻報道的確診肺癌病例總共也不到200例。但到了21世紀,肺癌死亡率躍居癌症第一位,遠高於其他癌症的死亡率。

中國的情況更為嚴重。中國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但中國肺癌患者佔世界的三分之一。有人認為是空氣汙染嚴重,但也有人認為真正的原因在於中國的吸菸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時下,肺癌是中國發病率增福最快的癌症,發病率每年增加26.9%。癌症死亡原因中,肺癌也是排名第一,佔所有癌症死亡的22.7%。過去30年,中國肺癌死亡率急攀465%。

肺癌有以下5個徵兆:

肺癌是我國“第1癌”,醫生提醒:想要預防,四種食品要撤下餐桌

1. 咳嗽:這是肺癌常見的首發症狀。早期多是陣發性嗆咳,無痰,或者有少量白色泡沫痰。隨著腫瘤變大,支氣管腔逐漸變窄,咳嗽聲調會變高。

2. 咯血:因肺癌出現的咯血有間斷性反覆,少量血痰,通常血多於痰,顏色較鮮,咯血量較少,可持續數週、數月或者間歇性發作。如果40歲以上的中年人出現血痰,約有25%是肺癌導致的。

3. 胸痛:肺癌患者會感到胸痛,但不同人的感覺和描述不盡相同,有灼痛、脹痛、隱痛、刺痛、撕裂痛等等。因而,胸痛症狀比較難捉摸。胸痛平時較為輕微,常因咳嗽和深呼吸加重。胸痛如加劇,往往提示腫瘤可能侵犯了胸膜、胸壁或縱膈。

肺癌是我國“第1癌”,醫生提醒:想要預防,四種食品要撤下餐桌

4. 呼吸困難:早期肺癌患者不會感到明顯的呼吸困難,只有些氣短。隨著癌細胞侵蝕,肺部正常呼吸面積受損,這種感覺會變得嚴重。

5. 聲音嘶啞:在肺癌的某些階段,癌腫生長一旦壓迫到喉返神經,就會造成信號異常,使得聲音變得沙啞。

預防肺癌,請做到四不吃

肺癌的風險因素有很多,除了遺傳、吸菸、石棉、油煙、慢性肺病等,一些飲食習慣也會增加肺癌的風險。因而,要降低肺癌風險,要做到四不吃。

肺癌是我國“第1癌”,醫生提醒:想要預防,四種食品要撤下餐桌

1. 少吃油炸食品:油鍋的溫度過高,裡面的油脂就會發生複雜的化學反應,尤其是經過反覆高溫烹煮的油,容易產生致癌物。長期使用,容易誘發癌症。

2. 不吃或少吃燒烤:食物在煙燻、燒烤過程中,容易產生苯並芘等致癌物。

3. 不吃發黴食物:現在是很少人會吃發黴食品了,但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沒留心而吃了進去。發黴的食物含有強致癌物黃麴黴素,可能增加癌症發生率。

肺癌是我國“第1癌”,醫生提醒:想要預防,四種食品要撤下餐桌

4. 不吃或少吃醃製食物:像火腿、臘肉、鹹菜、醬菜等,都用鹽醃製加工過,含鹽量太高,本身就不是健康食物。這些食物裡還可能含有亞硝酸鹽等物質,食用過多,亞硝酸鹽會在體內生成亞硝胺。

總之,肺癌病發率高,且早期容易忽視。平時我們一定要多加警惕,既要避開風險因素,也要對可能症狀有所留意。

1. 《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8版)》. 腫瘤研究與臨床.2019年1月

2. 《腫瘤專家“肺腑之言”: 肺癌防治注意三大誤區》.新華網.2019年4月19日

3. 臧瑜 等.《肺癌患者症狀群的調查研究》.中華護理雜誌.2016年第3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