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種自己的地賺雙份的錢,“職業農民”增收忙

眼下,正是種植的季節,在焉耆縣四十里城子鎮巴開來村武文丁的地裡,多名“務農鐘點工”正忙碌著在地裡平地、施肥、澆水……處處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巴開來村人多地少,青年人都外出,留下的是老弱病殘、貧困戶和村幹部,人走了土地還在,焉耆縣水利局駐該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主要工作就是要讓村民將土地流轉,把村民從零星的土地上“解脫”出來去就業創收。

焉耆:種自己的地賺雙份的錢,“職業農民”增收忙

武文丁是村裡的種植大戶,有近100畝地,工作隊和村兩委鼓勵和支持他承包土地、化零為整、科學種田、提高農作物產值,鄉里鄉親的大夥兒也信任他。 


“我家有14畝土地,今年全部流轉給種植大戶武文丁,年流轉金一共5600元2月初已經給我們了。我現在地裡做季節工,一天有100—150元的收入,算一算,今年家裡能掙2萬元,還不用投入,沒有風險,這都是土地流轉給我們帶來的好處!”貧困戶王成福高興得合不攏嘴。


在巴開來村,像王成福這樣的村民還有很多,他們還是在田間勞作,耕地、澆水、施肥、見苗、收穫……與普通農民乾的是一樣的農活兒,不同的是,他們下地掙的是工資,“種自己的地,賺雙份的錢”。王成福算起了帳,一天80元錢,幹8個小時,天天來天天有工資。原來自己種地,一畝地一年不到1000元收入還得投資。現在做的還是自己熟悉的活兒,不用成本還有錢掙,打心眼裡高興。

焉耆:種自己的地賺雙份的錢,“職業農民”增收忙

吐·桑格傑家的土地也流轉給了武文丁,他開著大馬力在地裡平整土地,一畝地25元一天就能掙1000多元。


“通過土地流轉,既盤活了村裡土地資源,又解放了勞動力,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不僅可以得到租金收入,還可以直接成為產業工人,再拿一份工資。有了雙份的收入,使貧困戶走出了一條土地增效與農民增收的共贏新路子。”該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說道。(馬青燕 艾孜海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