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如椽书汗青,藏族史学家索南坚赞,其创作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索南坚赞(1312~1409),原名尼玛·德卫洛卓,藏族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西藏名著《西藏王统记》(又译作《王统世系明鉴》)的作者。公元1312年(元皇庆元年)索南坚赞生于夏鲁康赛(今西藏日喀则县夏鲁区)一个富裕人家。夏鲁是元代西藏十三万户之一,这里的夏鲁寺经典文物十分丰富,佛学大师布敦曾长期住持该寺修习传经。寺庙与当时统治西藏地方的萨迦派关系十分融洽,著名的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曾在此讲经诵法,名寺名僧在当地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宗教文化气氛。

大笔如椽书汗青,藏族史学家索南坚赞,其创作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索南坚赞生长于这种环境,潜移默化,获益匪浅。他聪颖好学,幼年即被父母送入仁青岗寺院学习听经。年仅八岁,即能阐述论说许多大师的论著,以通达事理、能言善辩而扬名乡里。十一岁时,他受居士戒。年满十七岁,即拜堪布索南扎巴为亲教师,贝丹僧格为上师,正式出家,取法名索南坚赞贝桑布(意译为“福幢吉祥贤”)。皈依佛门后,索南坚赞仍如饥似渴,学无止境,随着知识的积累,更感自身的浅陋,遂拜布敦大师及蚌译师洛哲丹巴等高僧学法,主要研习讲经、辨难、著述。

大笔如椽书汗青,藏族史学家索南坚赞,其创作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在名师指点下,他悟性极高,在因明、般若、中观、密宗以及宗教史等都有自己精辟独到的见解。五世达赖喇嘛曾在其所著《西藏王臣记》中称赞索南紧赞“精通五明,于金刚持方面获得很高成就,成为所有(萨迦)佛学大师中真正的圣贤顶饰”。公元1343年(元至正三年),学富五车的索南坚赞成为西藏地方势力派萨迦寺座主,拥有了令人眼羡的政治和宗教地位。但他没有沉湎于权力与财富之中,而是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宗教文化事业,他曾经担任第巴帕木竹巴的经师。西藏历史上名震一时的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罗桑扎巴也曾拜其为师,成为他诸多弟子中最有影响的。

大笔如椽书汗青,藏族史学家索南坚赞,其创作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为了更有利于佛教的传播,他致力于修庙建塔,亲自主持了西藏第一座寺庙桑耶寺较大规模的维修工作。从寺院角塔、墙顶盖的外形到塑像无不浸透他的心血和汗水。索南坚赞一生勤奋著述,除著有量论、般若、波罗密多、中观、密乘等方面的著述外,还有历史宗教史专著。其中最为后人推崇的便是融历史文学于一体的《西藏王统记》。这部书是他受萨迦本钦仁青白桑波之请,在大司徒绛曲坚赞的支持下,于桑耶寺僧室中写成的,成书于公元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

大笔如椽书汗青,藏族史学家索南坚赞,其创作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全书木刻本为一百零八页,共分十八品,系统地叙述了古代藏族吐蕃王室历代传承的历史。索南坚赞广征博引藏汉文史籍,如《彰所知论》、《布敦佛教史》、《红史》、《新唐书》、《旧唐书》等。他以浓郁的文学笔触突出地记叙和描写了一代英主松赞干布维护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制定法律,倡制文字等丰功伟业,同时也详细记叙了弘扬佛法卓有成效的赤松德赞和热巴巾王的事迹。书中对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远嫁吐蕃,藏汉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也有叙述。

大笔如椽书汗青,藏族史学家索南坚赞,其创作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西藏王统记》文字生动活泼,叙事条理清楚,记录了较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史料,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历史著作,受到藏族人民及国内外研究藏族历史文化者的高度重视。丹麦一位藏学家称此书“是传统的历史编篡学和伏藏传统结合为一的最佳典范”。该书现已有多种汉译本,并有英文版等在国外发行。公元1409年(明永乐七年),索南坚赞圆寂于西藏,享年九十八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