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人性:英国老人被迫放弃急救,中国103岁老人治愈出院

01

据海外网消息,英国卫生和社会保障部4月5日报告,英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47806例,累计死亡病例升至4934例。

之前,英国一直推行“群体免疫”,首相不带手套、口罩亲身示范,最终被病毒感染,目前仍在重症病房。

更可悲的是,迫于当前疫情,据英媒报道,4月7日,英国多地养老院及诊所向年迈体弱患者发放“放弃急救同意书”,要求患者承诺,若感染新冠病毒,病情恶化时不会叫救护车。一名收到同意书的老人称,同意书就像给自己判了死刑。

疫情下的人性:英国老人被迫放弃急救,中国103岁老人治愈出院

谁都有老去的一天,老人也曾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英国此举引起了市民极大的愤慨,指责这一没有人性,冷冰冰的现实。

曾经看到国外有报道,由于设备欠缺,许多国家只有选择性治疗,拔掉老、弱患者正在续命的呼吸机,用于救治年轻、体质好的患者。

从生存的法则上来说,也许并没有错,但面对的是同样有求生欲望的人,面对良知考问怎么能够做出如此选择?

中国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人在做,天在看。

今天你选择性放弃了他们,明天你又何尝不被他们因选择而放弃,这么做不怕遭天遣吗?

02

网友@再也不起痘毛豆儿说:“同样疫情下的中国老人!而且是百岁老人!倒不想表达别的什么,就为有这样的祖国,为祖国这样不放弃每一个人骄傲和感动。”

疫情下的人性:英国老人被迫放弃急救,中国103岁老人治愈出院

疫情下的武汉,各医院不但不拒收老年患者,还针对老年人基础疾病多、自理能力差的普遍特点,实行“精准化”用药、“全程化”疏导、“个性化”配餐、“亲情化”护理,多名老年患者得到治愈,最高龄的103岁老人也已治愈出院。

仅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就累计收治了552例60岁以上的老年新冠肺炎患者。

100岁的王老先生是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收治的年龄最大的患者,入院时,除新冠肺炎外,老人同时还患有高血压、心衰、腹主动脉瘤、重症阿尔兹海默症等基础性疾病。

3月7日,老人连续两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医务人员将王老先生交付给当地接洽人员,并送上2周用量的药物。

疫情下的人性:英国老人被迫放弃急救,中国103岁老人治愈出院

“您的女儿已经在门口等着了,您把东西都收拾好,我们等下就准备出院了。”“我好了,可以跑步了,我有时间去北京看你们。”说着话,老奶奶还跑了几步给大家看。

2月16日下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疗队接管的重症病房,88岁高龄的老奶奶经过9天的系统治疗顺利出院。

疫情下的人性:英国老人被迫放弃急救,中国103岁老人治愈出院

3月15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17病区94岁的高龄患者刘奶奶听说自己要出院了,特别激动,亲自收拾自己的物品,并且非要自己走着下楼。

疫情下的人性:英国老人被迫放弃急救,中国103岁老人治愈出院

见医护人员担心,老人像个孩子似的对她们说:“你们让我站起来了,我就走给你们看”,说着就在病房里给大家“表演”了一圈模特步。

据说,老人刚入院时,情绪悲观,拒绝打针,医护人员很不放心,夜晚值班每隔十几分钟就去看看她情况,像对老小孩一样陪她说话,让食堂特意为她做喜欢吃面条……

3月4日,在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一名86岁老人治愈出院时,突然向医护人员跪下以表谢意,医护人员连忙拉住她:“不能跪,不能跪!”

疫情下的人性:英国老人被迫放弃急救,中国103岁老人治愈出院

还记得武汉汉口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区里的一对双双感染新冠肺炎的八旬老夫妻吗?当时由于老奶奶的病情较重,住在抢救房中。87岁的老爷爷每天举着吊瓶看护83岁妻子,给她喂饭,半夜给她盖被子,感动了很多人。在医护人员精心照护下,2月26日上午,老爷爷和老奶奶双双治愈出院了。

疫情下的人性:英国老人被迫放弃急救,中国103岁老人治愈出院

“爷爷明天要出院了,我们打心眼里替您高兴。” “我也很高兴,你们把我的病治好了……”这是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病房里,一位91岁的新冠肺炎患者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驰援武汉护士的对话。爷爷马上就要康复出院了,他高兴得拉着护士不放手。

疫情下的人性:英国老人被迫放弃急救,中国103岁老人治愈出院

3月3日深夜,武汉三院光谷院区ICU里来了一位103岁的患者,高龄本身就是高危因素,加上她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身体状况不是很好。

医护人员给了老人“特殊照顾”:医院营养科专门为老人做米糊、稀饭等,并精确计算每一餐的热量、营养成分。医护人员还专门用电饭锅给李奶奶开小灶,蛋羹、火腿小米粥、牛奶米粉,每天3次由接班医护送入病区。

3月17日李奶奶出院了,医护人员手捧鲜花为她送行,还为她穿上了新袜子,祝福她“重生”。

疫情下的人性:英国老人被迫放弃急救,中国103岁老人治愈出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一张医生与病人共赏落日照片感动全国的87岁王欣老人,得知医疗队要回上海,拉了一首小提琴曲《送别》表示感谢。就在今天中午1点,老人依依惜别医护人员,痊愈出院。

疫情下的人性:英国老人被迫放弃急救,中国103岁老人治愈出院

疫情下的人性:英国老人被迫放弃急救,中国103岁老人治愈出院

还有,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85岁的余奶奶,89岁的老爷爷,76岁奶奶……他们都在医护人员精心医治下,康复出院了。

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慢性病难免,身体各个器官机能不可避免地衰退,如果没有医护人员的精心调治,康复出院的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因此,许多高龄老人入院时其实心情都是很悲观的,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信心,那种濒死的绝望可想而知。

是医护人员像亲人一样照料、陪伴给了他们信心,让他们看到了生的希望,获得重生。

03

先秦时期《大道之行也》里记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在源远流长、博在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关爱老人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过往的岁月里,他们曾为我们负重前行,为我们营造一片岁月静好的成长环境,付出了宝贵的青春和辛勤的汗水浇。

如今他们步履蹒跚、鬓发斑白,正应该我们给他们多一点耐心和呵护,一如我们小时候他们对待我人一样。

每个人都会老去,善待老人,也就是善待将来的自己。

曾听说过一个的感人行为:一位老太太也许是走路太累了,便倚靠在附近一辆轿车驾驶车门上休息。

此间,坐在驾驶座上的车主看到了,他并没有打扰老太,而是等老太休息完毕,才打开车门走出来。

一个佝偻的背影,一个感动的行为,车主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这举,却从行动上诠释了“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这句传统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