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用芯片"利器"斬向華為,一文改變你對芯片的認知!

近年來,美國為了限制中國科技的發展,不斷利用其技術優勢對中國科技企業實施打壓,先是對中興開出鉅額罰單,又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限制對華為的出口,令美國意想不到的是,華為竟早有準備,沒有因為芯片的斷供產生惡劣的影響,著實為中國科技企業長臉。因此芯片技術越來越火熱,成為大家關注的一個焦點。為了讓大家對芯片瞭解的更加深入,接下來將圍繞芯片為大家展開一系列的科普內容。

本期科普的主題是為大家講解什麼是芯片?芯片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提起什麼是芯片,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肯定是腦補芯片的樣子,但實際上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見過芯片真正的樣子。有些見過計算機內部結構的人可能感覺在機器內的各種板子上那些"黑方塊"就是芯片。

美用芯片

但是這個認知的不準確的,因為大家看到的其實是芯片經過包裝處理過後的樣子,我們將黑色包裝去掉之後,在放大鏡下觀察,這個帶有密密麻麻紋理和元器件的綠板子才是芯片的真實面貌。

美用芯片

放大鏡下的芯片

我們知道了這個綠板子就是芯片,但是這個綠板子是什麼呢?

芯片又稱集成電路,是指通過一系列特定的加工工藝,將晶體管、二極管等有源器件和電阻、電容等無源元件按照一定電路連接起來,集成到半導體晶片上,封裝在一個外殼內,執行特定功能的電路。因為芯片主要由半導體器件構成,我們有時會說芯片是半導體元器件的統稱。


講到這裡相信大家都對芯片有了初步的認知,如果不清楚再向大家總結一遍:

  1. 芯片是一個綠油油的板子;
  2. 芯片是一個能執行特定功能的電路。

如果還是沒有概念,我只能勸你——多吃點核桃吧!

美用芯片

言歸正傳,芯片作為可以執行特定功能的電路最大的作用就是為各種機器、設備做數字信號的處理和運算。

手機:麒麟990、驍龍865等;

通訊:5G通訊芯片等;

計算機:CPU、內存、顯卡等。

現在,芯片不僅在工、民用電子設備如手機、電視機、計算機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同時在軍事、通訊等方面也得到廣泛的應用,已經成為現代信息社會的基石。說到這估計多少會有點懵!

電路還能做運算?

這是怎麼做到的?

美用芯片

容我慢慢道來。

前面說芯片主要由半導體器件構成,而其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半導體器件就是晶體管。晶體管作為一種可變電流開關,能夠基於輸入電壓控制輸出電流。以今天還大部分使用的PN結型晶體管為例。PN結形成原理大致如下:

我們拿出一塊本徵半導體(一種完全純淨的、結構完整的半導體晶體)硅,硅是什麼?就是沙子(二氧化硅)的主要成分,把沙子融化,然後還原就能把硅單質拿出來。

拿出單質硅之後,我往左側摻入少量三價元素雜質,比如硼,在右側摻入少量五價元素雜質,比如磷。


美用芯片

摻入雜質之後,因為硅的結構最外層有四個電子。硼原子只有三個價電子,它與周圍的硅原子形成共價鍵,因缺少一個電子,在晶體中便產生一個空位,當硼原子接受來自其他硅原子之間的共價鍵中的價電子時,就填補了這個空位,使硼原子成了不能移動的負離子,而原來的硅原子的共價鍵則因缺少一個電子,形成了空穴(空穴又稱電洞,空穴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指共價鍵上流失一個電子,最後在共價鍵上留下空位的現象),以空穴導電為主,我們稱之為P型半導體(空穴型半導體)。

磷原子則有五個價電子,它與周圍的硅原子形成共價鍵,就多出來一個電子,以電子導電為主,我們稱之為N型半導體(電子型半導體)。

美用芯片

當我們摻入雜質之後,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都具有了導電性,但由於根據N型半導體和P型半導體的特性,可知在它們的交界處就出現了電子和空穴的濃度差異,電子和空穴都要從濃度高的區域向濃度低的區域擴散,它們的擴散使原來交界處的電中性被破壞形成PN結。

美用芯片

PN結具有一個特性—單向導電性

當給PN外加電壓時,只有左側加正極右側加負極時電流才能流過,如果右側加正極、左側加負極電流是流不回來的。

二極管就是由一個PN結加上相應的電極引線及管殼封裝而成的。通過二極管(PN結)的單向導電性我們就可以實現一些功能,比如實現與門的功能。

美用芯片

與門是實現邏輯"乘"運算的電路,有兩個以上輸入端,一個輸出端。

美用芯片

只有當所有輸入端都是高電平(邏輯"1")時,該電路輸出才是高電平(邏輯"1"),否則輸出為低電平(邏輯"0")。其二輸入與門的數學邏輯表達式:Y = AB,對應的真值表如下:

美用芯片

常見的邏輯門除了"與"門之外還有"或"門,"非"門,"異或"(也稱:互斥或)等等。常用邏輯門可以相互組合成"與非"門、"或非"門等甚至更為複雜的邏輯門運算。通過控制高、低電平(分別代表邏輯上的"真"與"假"或二進制當中的"1"和"0"),就可以實現邏輯運算。芯片的運算、處理方式大致就是如此。

與普通機械開關(如Relay、switch)不同,晶體管利用電信號來控制自身的開合,所以開關速度可以非常快,再加上單位面積內可放置的芯片數量極大, Intel 10nm處理器Core i3-8121U,晶體管密度達到了每平方毫米1.008億個,要注意的是單位是每平方毫米(等於0.01平方釐米),而且這裡的10nm不是指晶體管的大小,而是晶體管和晶體管之間導線連線的寬度,簡稱線寬,所以芯片才可以擁有非常快的計算速度。

本期內容就先到這裡,歡迎大家交流指正,關注簡讀AI,下期將和大家聊聊芯片的前世今生,看看芯片的發展演變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