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肇源縣24萬畝水稻秸稈將通過腐熟化處理還田

水田秸稈有效處理是解決稻田種植中的重要環節。今年,肇源縣通過推出水稻秸稈全量腐熟還田技術,幫助稻農解決農業生產中存在的秸稈處理難問題。通過腐熟化處理,既可以培肥地力,又可以減少秸稈處理的生產成本,水稻秸稈腐熟技術成為今年水稻種植戶們又一熱推的技術。

大慶市肇源縣24萬畝水稻秸稈將通過腐熟化處理還田

在肇源鎮興安村水稻秸稈全量腐熟還田技術現場,大馬力拖拉機傳動著耙漿整地平地機,在稻田池裡快速作業。隨著耙漿整地平地機快速旋轉,水田地裡雜亂的秸稈茬子瞬間不見了蹤影,整個稻田池在機械的作業下也快速地“變臉”,往日裡遍地的稻草經過腐熟化的處理徹底還田。這項技術的推廣一下子就省去了過去水田秸稈處理的多個環節。

大慶市肇源縣24萬畝水稻秸稈將通過腐熟化處理還田

肇源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殷廣峰說:這項技術簡化了機械作業操作程序,重點是秸稈離田。旋整地、水田耙地還有人工撈草。這四個程序全省了,變成了一道程序來完成。第二個就是減少生產成本,旋耕和耙地、人工撈草都需要成本,所以說一畝地能節約50元錢的生產成本。

水稻秸稈全量腐熟還田技術的推廣,不但降低成本,培肥地力,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處理方式,減少了潛在的病蟲害發生的隱患。

大慶市肇源縣24萬畝水稻秸稈將通過腐熟化處理還田

肇源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殷廣峰說:通過打漿機把秸稈埋在地下。通過厭氧發酵、腐熟所有二氧化冥,三稜草、蘆葦草,都可以腐熟掉草根。所以,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

據瞭解,今年肇源縣將推廣24萬畝的水稻秸稈全量腐熟還田技術,為了保證這項技術的推廣,肇源縣還提前啟動了水田區的供水工作,讓這個技術得以順利推廣。

大慶市肇源縣24萬畝水稻秸稈將通過腐熟化處理還田

肇源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殷廣峰說:這項技術是成型的模式,在黑龍江建三江農場都普及了。所以,在今年的春耕生產過程當中,可以大量的推廣普及使用,農民可以放心採用這種新型技術,來完成秸稈還田作業過程。

肇源縣副縣長張慶國及全縣各鄉鎮場負責人、各村黨支部書記、農機大戶、水田大戶一起觀看了水稻秸稈全量腐熟還田技術現場演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