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廷燁因一句話落榜,他的原型更慘,“奉旨”為妓女填詞十年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演繹的幾位少爺科考之事,頗為有趣,尤其是放榜時,各府拖家帶口的去看成績,這情節既生動又逼真:中了功名的歡天喜地,落了榜的垂頭喪氣。

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懷有滿腔熱血、勢在必得的顧廷燁,竟然跟不學無術的顧長楓一樣沒有高中,這到底為何呢?

顧廷燁因一句話落榜,他的原型更慘,“奉旨”為妓女填詞十年

顧廷燁的老爹顧偃開比我們還心急,第二天就跑去主考官家裡打聽原因,這不問還好,一問,氣的老頭子火冒三丈:原來顧廷燁曾經為楊無端鳴不平,這話傳到當今天子(宋仁宗)耳朵裡,不光是把他從三甲上刷下來,還讓他和楊無端一樣五十歲才能再次參加科考。

在為顧廷燁感到冤枉的同時,大家是否想過,皇帝真的會因為聽說某位青年才俊的一兩句“不合時宜”的話而取消他的參考資格麼?

是的,真的會,顧廷燁是有原型的,而且這位原型大名鼎鼎,他就是因為一句“氣話”,被宋仁宗在劃去了本已經上榜的姓名。

顧廷燁因一句話落榜,他的原型更慘,“奉旨”為妓女填詞十年

他就是北宋特別著名的大詞人柳三變。

柳三變出身跟顧廷燁頗為相似,都是官宦世家,家族排行老七,家裡排行老二,他的大哥名柳三複,三弟名柳三接,三兄弟“皆工文,號柳氏三絕”。

家裡有錢,自己有才,柳三變在大好的青春時光異常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

顧廷燁因一句話落榜,他的原型更慘,“奉旨”為妓女填詞十年

20歲出頭,柳三變到人間天堂杭州自由行,寫下了“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這樣的瑰麗詞篇,據說後來元世祖忽必烈一定要滅亡南宋,就是受到這首詞的影響,嚮往錢塘繁華。

25歲,柳三變看膩了山河形勝,決定收收心,去參加科考,弄個官兒來噹噹。那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的事,柳三變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可是到了放榜日期,柳三變把眼睛都看紅了,也沒看到自己名字。

是柳三變的文采不濟麼?非也,乃是此次科舉,宋真宗親自下達指示:“屬辭浮糜者皆不予錄取”,柳三變撞到槍口上了。

初試落第,讓狂傲的柳三變備受打擊,他認為“當世無識人之人”,無處訴苦的他遂到汴梁城的煙花柳巷尋求慰藉。

顧廷燁因一句話落榜,他的原型更慘,“奉旨”為妓女填詞十年

在“紅粉相伴、酒燻入骨”的環境下,柳三變揮起大筆,於酒樓白牆上留下一首抒發塊壘的絕唱:“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 忍把浮名, 換了淺斟低唱。”

此詞一出,轟動大江南北,柳三變之名越發響亮,歌女娼妓因為有幸入詞,都把柳三變當做知己。

可是柳三變萬萬也想不到,這首詞,竟然讓一位一年後才出生的大人物,相當不爽。

這位大人物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降生,於天禧元年(1017年)7歲時被立為太子,乾興元年(1022年)12歲時繼承大宋江山,他就是宋仁宗趙禎。

顧廷燁因一句話落榜,他的原型更慘,“奉旨”為妓女填詞十年

柳三變的詞在“江湖”流傳之時,也通過特殊渠道傳入了宮中,宮人們非常喜愛,時常傳唱,經久不衰,這讓宋仁宗自小就耳熟能詳之,不過這對於柳三變來說,真不是什麼好事。

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40歲的柳三變再次到京師參加科考,終於高中,不過就在放榜之前,卻出了事。

按照慣例,在放榜前,皇帝要看一遍榜單,硃批後第二天就可放出。14歲的小皇帝宋仁宗,快速的瀏覽這名單,忽然看到柳三變的名字,似乎想到什麼,默默說道:“這不是寫‘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人麼?既然想要‘淺斟低唱’,何必在意虛名?”遂刻意劃去柳永之名。

顧廷燁因一句話落榜,他的原型更慘,“奉旨”為妓女填詞十年

主考官們拿到皇帝硃批的榜單,發現柳三變被劃掉了,有人認為他文辭俱佳,特地去向仁宗請示,仁宗乾脆利落的回覆四個字“且去填詞”。

柳三變就這樣“被落榜”了,不久後,他父親託人尋得了原由,大罵他不該如此放蕩不羈,胡言亂語。柳三變也想不到會有這樣的事,可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失意的柳三變更加傾心於秦樓楚館,且不無自嘲的號稱“奉聖旨填詞柳三變”,但凡娼妓有求寫詞,他無不爽快的填寫。

這詞一填就是十年。

顧廷燁因一句話落榜,他的原型更慘,“奉旨”為妓女填詞十年

景祐元年(1034年),宋仁宗親政,特開恩科,放寬錄取尺度。

已經年過半百的柳三變決心告別紅粉之地,一定要考中功名,遂改名為柳永,由鄂州趕赴京師參加春闈。仁宗自然不知道柳永就是柳三變,沒有把他的名字再次劃掉,50歲的柳永終於登科。

電視劇《知否》中仁宗劃掉顧廷燁名字並聲言要他50歲才可參加科舉,原型不正是出於柳永麼?

顧廷燁因一句話落榜,他的原型更慘,“奉旨”為妓女填詞十年

當然,後期顧廷燁通過其他手段飛黃騰達,可是真實歷史上,柳永只能苦苦等待,並改名字僥倖過關。

雖然是個不大讓人開心的故事,但最後還有個溫情的收尾,那就是柳永考中要去睦州赴任時,京城妓界居然一片嗚咽。臨行那天,前來送別的全是妓女!柳永在詞中描繪出這個盛大的感人場面:“郊外綠陰千里,掩映紅裙十隊。惜別語方長,車馬催人速去。偷淚,偷淚,那得分身與你!”

這也不枉柳三變“奉旨”為她們填詞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