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老子,右手曾国藩,越高明的管理者 越不显眼

信息社会的发展愈来愈迅猛,个体的独立性前所未有的凸显,组织的管理者,顺应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探索更高效的管理办法。

管理理念探讨百花齐放,空前繁荣。全球化、电子商务使国与国之间经济上的界限越发模糊,联系越来越紧密,不管是谁,拿单方面管制的方法,已无法应对日趋融合的局面,只会让自己处境尴尬。

左手老子,右手曾国藩,越高明的管理者 越不显眼

日前,美国商务部长,如此高官,竟然在中国新冠疫情严重的时刻大放厥词,幸灾乐祸,希望拿别家的悲伤来做自家洋洋得意的垫脚石。

谁料,病毒不认人,不是口气大能吓住的,短短几十天,美国自己也深受病毒侵袭,口罩缺口达99%,反观中国,产能产量双双破亿,全面抗疫,全面控制,孰是孰非,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现在,中国已成为疫情输入的高风险区,国内高效免费的防疫治疗,会使得病例输入的风险越发的高。

看来,某些趾高气扬的西方政客,始终没弄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从古到今,中国的先贤们,始终奉行以为为本的理念,对内修养自我身心,严格约束自我行为;对外上忠国家,下济民。


左手老子,右手曾国藩,越高明的管理者 越不显眼

尽管历史政治的演变,悲剧是没有避免的,但任何的朝代更迭,王侯兴衰,都不能掩盖那些散放光芒的思想精华。

其中,当然也蕴含了无穷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者遇到困境时,既要学习应用现今最新的先进管理理念,也要从古代先贤的思想中汲取力量,任何偏颇偏激的思想都是有问题的。

如果,所在的组织中出现了以下问题,那多半,并不是制度出了问题,而是管理者本身出了问题:

  • 无论管理者怎么督促,团队的绩效总是起不来,人人没有积极性。
  • 管理者非常容易动怒,不断的指责下属,效果却越来越差。
  • 人员流动频繁,大量的临时人员充斥,大家没有了归属感。
  • 团队成员之间日趋冷漠,全然没有了同事的亲切感。
  • 管理者苦心安排一些活动,大家却明显感觉是在应付。
  • 团队内非正式的小圈子盛行,员工说话做事越来越小心翼翼。


左手老子,右手曾国藩,越高明的管理者 越不显眼

出现了类似这样的问题,那么,这个团队的凝聚力就无从谈起了,对于现代这样制度总体非常成熟的大环境来说,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团队的管理者除了问题。

情况到了一定的地步,单纯靠制度来考核约束成员,已经没有多大作用,员工就像沙漠里的鸵鸟,把头埋起来装死。

推一下,动一下;督促一下,挪一下;批评一声,走两步......

管理者吃力,员工闹心,组织只能维持表面的形式,内部早已人心涣散,还哪儿谈得上绩效提升呢。




在老子《道德经》中,有非常精辟的描述: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认为,一个治理良好的国家,引申到一个治理良好的组织,老百姓、普通员工,都只是知道有一位最高领导者的存在。

再下一等,老百姓会亲近赞誉领导人;再下一等,老百姓开始害怕领导人;最末的,老百姓开始和领导人对着干,侮辱领导人。

领导人的公信力不足,老百姓变不再信任他。好的领导者,轻易不发号施令,老百姓自己回去办理各种事情,事情办成了,也不觉得奇怪,纷纷表示;我们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左手老子,右手曾国藩,越高明的管理者 越不显眼

我曾经听过一场讲座,是当时全国道教协会的会长任法融在某地级市给领导班子讲《道德经》的讲座,任道长多次以浓重的乡音提示大家注意:

市委主要领导,是干什么的,其实,什么也不用干,就是把中心站住,其他各部门自会自然的按照各自的分工去干工作。

中心随便乱动,不仅对工作没有好处,而且会使得全局围绕中心也杂乱的动起来,失去了平稳的秩序,看似大家都忙的不行,实际上,忙的目的早已经变了,工作变为次要,如何紧随中心成为主要。

在一个单位,如果领导事事亲自插一杠,这不对,那不如意,不合自己的心意,发脾气训人,员工唯恐莫及,远远的见了就躲着走。

有些领导,还以为这样是自己的威严镇住了员工,大家不敢乱来。实际上,员工畏惧的是领导代表的权势,而不是领导。

哪一天,撕破了面皮,冲突一起来 ,就一发不可收拾,再也不会有平静的工作局面了。工作要发展,是一个长期稳定向上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赶鸭子上架的模式。

看起来很热闹的场面,又怎能 持久,越是平稳发展的局面,越是耐久,成绩都是在长期的坚持中出来的。

领导自己出面干涉太多,破坏了平衡,使得组织始终处于动荡的局面,就谈不上和谐和发展了。


左手老子,右手曾国藩,越高明的管理者 越不显眼




曾国藩被称为半个圣人 ,他越是在功绩卓著的时候,愈加清醒的头脑,愈加自我约束。

弟近来气象极好,胸襟必能自养其淡定之天,而后发于外者,有一段和平虚明之味。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唯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故吾辈 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越是到了功高显赫之时,越是能考验一个人的真正胸襟,历史上多少英雄豪杰,没有倒在沙场上,没有倒在艰难困苦中,倒在了富贵之时的骄横不知中。

管理者身居要职,就要心胸宽广,体怀下属,关爱员工,就像关爱自己一样。切不可骄横跋扈,自以为权势广大,不把普通员工放在眼里,动不动恶言相向。

殊不知,事情变化太快,须臾之间,形势就会发生改变。多少张局、王处、丁总,后来不知不觉成了老张、老王、老丁,如果能以日后的身份度量今日的言行,相信很多人会自觉的收敛自己,不敢张狂。

【心叶说:】

不论是领导,还是员工,同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聚到一起,是缘分,是责任,是整体,谁也离不开谁,领导故其为领导,首先要有被领导者,光杆司令,有什么用?

越是高明的领导,越要看起来毫不显眼,所谓君子威而不猛,泰而不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