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後,幼兒園升小學,家長應幫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想問已經有個小寶貝的父母們一個問題:你家的寶寶正式進入小學校園之後,你呈現出來的心情是開心還是擔憂?

其實這個問題之前在論壇當中已經做過調查,其中80%左右的父母給出的答案是擔心,因為他們不知道孩子會在陌生的環境中遇到怎樣的情況,他們是否有能力去應對,而孩子們在進入小集體中是否能夠取得他人的喜愛,是否會影響到他的心理發展,這都是未知數。而這樣的思考堆積在一起,不得不引發家長們的擔憂。

疫情結束後,幼兒園升小學,家長應幫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那麼,該如何降低家長們過分擔憂孩子上學之後,會有不好事情發生的心理?又該如何幫助孩子們在新環境中更快適應,不會被新集體所討厭和排斥呢?

其實能真正幫助孩子適應不同環境的,最終還是孩子們本身,而幫助孩子們本身提高適應能力的自然也是家長的幫助。

在孩子進入小學校園之前,家長們如果能夠幫助孩子培養起這三個好習慣,也許能夠提高他們適應不同陌生環境的能力。

疫情結束後,幼兒園升小學,家長應幫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第1個好習慣是孩子們正確的寫字姿勢。

小學校園中有很多老師可能都說過這樣一句話:我這裡有些東西是教不了你的,很多基本常識都是幼兒園老師應該教的內容,小學老師應該教的是一種拔高,而不是把幼兒園的內容繼續重複一遍。

而這類老師口中所指的幼兒園知識中就包含正確的寫字姿勢。也就是說在幼兒園裡,如果孩子們能夠慢慢的從握筆再到把字寫完整,也許能夠大大提高孩子在進入小學校園之後應對陌生環境的能力。

也許這時有家長會表示疑問:孩子們有怎樣的寫字姿勢,能對孩子的未來有多大影響呢?

疫情結束後,幼兒園升小學,家長應幫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其實孩子們寫字時呈現出怎樣的姿勢的確是一個小細節,但僅僅這一個小細節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學習習慣。因為一個孩子大腦和身體的協調能力,如果處於一致的情況下,他們會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會感覺到身體的疲累。

所以在生活當中有很多父母會發現,如果孩子寫作姿勢得到了正規調整,那麼他們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逝,也不會想方設法去趴在寫字桌上完成學習,或者是靠著小凳子的靠背,當孩子們的寫作姿勢得到了正規調整之後,他們會覺得學習時坐的比較舒服,這時候也不會影響到他們學習時的專注力,也就不會容易走神和分心。


疫情結束後,幼兒園升小學,家長應幫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孩子寫字時候的姿勢,可以反映出他對精細動作的控制能力。而孩子對於身體的協調能力,不僅包含寫字時的坐姿,握筆姿勢等細節。其實也反映在生活之中,比如說吃飯的時候如何拿住筷子,是歪歪扭扭的身姿,還是端正筆直的坐在飯桌前與家人共進餐?

所以說把孩子學習時候的精細動作能夠控制到正常狀態,那麼孩子在生活當中也可以相應提高自己大腦對身體的協調能力,除了坐姿和拿筆姿勢能保持在正常狀態以外,孩子的其他身體協調能力基礎也會被打好。

疫情結束後,幼兒園升小學,家長應幫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第2個好習慣是識字能力在隨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提高。

為了幫助孩子們在進入小學校園之後能夠快速適應新環境下的學習模式,有很多家長會義無反顧的給寶寶們報學習班和興趣班,通過這些輔導班節來提高孩子們在學習方面的適應能力。

而其內容之一就包含了家長們想讓孩子們多多認識一些文字。畢竟孩子在剛進入小學前,對文字的認識量要求規定在800字以上。

但是不論是學習班,還是家長們督促孩子在家裡大量閱讀大量識字,這種方法往往偏向於死記硬背。

疫情結束後,幼兒園升小學,家長應幫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大家都知道死記硬背是一種短暫性記憶效果,他們很有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又不加強練習會遺忘在腦後。

所以真正想要讓孩子對文字有更深刻的印象,要加強他們的視覺,聽覺和表達,甚至是記憶的能力。畢竟只有當孩子真正理解文字的含義之後,他們對於文字的記憶才能夠更加深刻。

家長們可以試想一下,一位是被死記硬背填鴨式學習方式督促下來的孩子認識了超過800的文字量。一位是在生活中不斷通過交流,不但傾聽,學習到的800文字量。這兩位孩子到了三年級的時候,對於當初所學習的文字量,記住的程度會不會不同,您覺得哪一位記憶會更加深刻?

疫情結束後,幼兒園升小學,家長應幫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所以想要幫助孩子們提高實質的能力,可以從日常生活當中的交流出發,通過不斷的傾聽,不斷的表達,加深孩子們對於字面的理解和記憶。當孩子進入小學校園之後,翻開書本時,哪怕之前沒有認識交流中的文字。文字的模樣也會讓他們倍感親切,更會對文字產生喜愛感。

如果在進入小學校園之前,就已經被家長和補習班老師強行記憶那些書面上的冰冷文字之後,在進入小學一年級時,他們會在學習過程中慢慢排斥書面中的文字,因為他們已經感覺到心理疲憊,這時候排斥心理也會油然而生。

疫情結束後,幼兒園升小學,家長應幫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第3個好習慣是對某一件事情的專注能力。

幼兒園和小學最大的不同,可能在於幼兒園以玩遊戲的方式教導孩子們記住某一項知識點,但是小學的教學模式可能偏向於正規的教課模式了。

在幼兒園的課堂中,孩子們和老師之間的互動性加強,有時候會以玩遊戲為主,讓孩子們記住一些數字和道理。而在小學課堂中,孩子們要坐在整齊排列的座位上40分鐘左右。

疫情結束後,幼兒園升小學,家長應幫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如果孩子們已經習慣了在幼兒園時玩遊戲,一節課只是維持在20分鐘左右的時長的話,很容易在小學聽課時感覺到不適應。因為他們覺得時間變長了,互動性變淡了,接受知識點的過程變得枯燥了,。他們如若不適應,反而會覺得小學太無聊,在這裡學習令自己感到困難。

所以想要提高孩子們在陌生環境中的專注態度,應該在他們進入小學校園之前就應該培養起專注力。

疫情結束後,幼兒園升小學,家長應幫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可能有家長會說:即便是成年人或者是年紀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們,到了陌生環境之後,也很難保持自己的注意力,那讓剛上小學的寶寶們瞬間提高自己的專注態度,那簡直是比登天還難吧。

是的,不過好習慣都在培養。如果孩子們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尤其是即將進入小學一年級之前的那一階段時,家長們要求孩子們回到家後該幹些什麼,比如說寫作業。並告訴孩子們:這段時間裡你不要拖沓,把作業寫好之後你再玩,過程中也不要開小差,不然會受到一點懲罰。當然了,如果你能專注的把作業寫完,我會獎勵你一個小禮物。

疫情結束後,幼兒園升小學,家長應幫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