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103分学长说】学好英语的三个基本原则

别怀疑自己学不好

可能我看到的英语初学者最常遇到的情况就是他们觉得自己英语学不好。这一种对于自己达不到结果的怀疑呢,实际上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思路。

怀疑自己会有两种结果,第1种情况是过早的放弃。一般来说,基本的英语学习在一个月内都能见到效果:所谓基本的英语学习可以包括从零开始的一些努力,比如学会如何使用简单句子,如何掌握英语的最基本的300个词汇。也可以包括进阶的英语学习,比如说让自己的听力能力达到一个可见的变化,从原本只能听懂个别词汇,到能够听出来一个音频的大致的含义。

但是话说回来,你是确实需要一个月左右的练习时间的。但是很多人可能在一周到两周左右就出现了放弃的念头。学习的一个反直觉的一个地方在于,你在刚开始学习的那一段时间里会有一个瓶颈期。在这个瓶颈期里你看不到自己的进步,甚至还有可能会有退步的错觉。这是因为你要形成一个新的一个习惯,但是伴随着这个习惯的形成过程中,你可能要打破原有的思维习惯。因此在这个破坏原有的习惯思维的过程里,会导致你觉得越学越困惑。一旦突破了这一段瓶颈期,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获得了明显的量变

另一个怀疑自己的结果是你会学习的太过刻意。那听起来有点滑稽可笑,为什么学的太刻意还不行呢?我成为了奋斗逼还要受到惩罚?正是因为有些人觉得自己学不好英语,所以会给自己设下一些非常苛刻的条件。而这些苛刻的条件对于一个刚接触的初学者来说一般难以完成(因为初学者也未必了解整个知识体系的来龙去脉,不知道怎么样努力。)因为随后发现达不到自己目标的结果,导致自己出现重大的挫败感,因此会非常焦虑。带着焦虑的心态学习,不仅很容易放弃,而且学习的效率也不高。

学习要反复,但是不能重复

另一个英语学习者可能会犯的问题是他们会把自己想学好的内容重复学习。背诵的新概念第四册一直就会写出媲美英文文学一般的美文,这种说法可能大家已经不陌生了,又或者是背好了托福的100句就可以学好托福,对于这类说法,我有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告诉你。

坏消息是你仅仅靠这些量是不足以达到目标的,比如说学好托福你需要阅读不止一百个句子,这是因为你需要养成一个英语习惯需要大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相对应的是每天15-20分钟以上的有准备的练习。

好消息是你不需要背诵这些句子,实际上你只需要读一遍就可以了。很可惜,在这里我找不到多少能够直接证明这一方法效果的量化研究结果,不过从经验和例子来看,语言学习的神奇之处在于我们的大脑能够从模糊的印象中摸索出一套规律。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对于图片识别的能力,对我们来说识别图片里面的一只猫是一件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容易的事情。而这一种轻而易举的行为,在对于电脑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为实际上这一种分析思路是很难用严格的判断逻辑来模拟的。

但我们却对这一种模糊的规律判定习以为常,我们似乎天生就不能够学会怎么样进行识别这些图片。另一个例子是是我们对于不同的鸟类的识别。一般来说,对于鸟类的分类,有点像是一个清单,也就是它一旦符合一定数量的特征以后,我们就可以把它归为某一种类的鸟,比如麻雀和老鹰。这种识别动物的特点对于生物学家来说进行一段练习就可以学会,但是对于计算机来说却是一个无比困难的过程。因为各种鸟有各种的特性,只要符合一定的的特征都可以算作是麻雀,但是每一个麻雀能够对应的特征都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一种对我们意识来说看似平常但是对于严谨分析却无迹可寻的思路,反倒是对于我们大脑非常自然。我们非常擅长于从模糊中寻找规律。

让学习变成一种开心的事情

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探索进行认知类的行为会有更好的效果,学习也是认知的行为的一种。[1] 也许我们习惯了把学习作为一种是吃苦耐劳,在苦逼中寻找希望的行为。这种思路适合讲故事,但不适于实际操作。实际上你有权利把学习变成一个尽可能调皮的事情。比如把你手机的界面改成英文,找到你喜欢的游戏的英文版本(现在全球化时代,找到一款自己喜欢的游戏类型,而且是英文的并不难),找喜欢的英文电视剧或者电影等等。听起来好像没什么效果,因为你似乎已经背下来所有的按钮的含义,每一个情景的含义。但是你要知道学习时间就是一个刷脸熟的过程。你已经习惯了点【退后】,结果发现你现在需要点的是【back】,你游戏超神了结果屏幕显示的是【legendary】,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使用刷眼熟,你慢慢就接受了这些词句的含义。

参考

[1] https://www.ted.com/talks/dan_pink_the_puzzle_of_motivation/transcrip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