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時讀的書,真的可以影響一生

o今讀過的有些書,談不上經典也算不上暢銷,有很多也忘了,有些書再版的可能性估計幾乎沒有。同時那些難忘的閱讀體驗,也隨之成了絕版。

它與文學無關,只因青春成長的興致和衝動,讓我在與這一次次美好的閱讀體驗中找到了自己。

01

初二那年,正處於青春叛逆期的我們,開始私下流行傳閱看小說。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第一本書”流傳到我這的是一本我已經忘記了作者的《三毛傳》,是作家三毛的傳記。給我看的時間只有三天,回家後,躲進奶奶的小屋我便開始閉門不出,只在該吃飯的時候揉揉酸脹的眼睛出來轉一圈,吃過飯繼續回屋看。

第一次看到倔強瀟灑的女子,第一次看到了地理課本之外的撒哈拉沙漠、尼日利亞的叢林竟如此迷人,由衷地欣賞作為小姑娘的她可以獨自去西班牙學習生活,並將之後的困難都克服了,也在看到因摯愛死別後的她差點輕生而落淚,最終她以一個大家永遠都不及的夢遠離了世界……這些情景比死記硬背的語文課文、英語單詞更多更快速地闖進了我的視野。

在課堂之外,除了老師講的、父母說的東西之外,我又看到了一個和貧窮山村不一樣的世界確確鑿鑿的存在,卻朦朦朧朧地讓我猜不透。漸漸地,除了親人、玩伴、老師,在那個可見可觸的世界之外,我有了一個我自己的世界,充滿了未可知和未可言說的事物,而我正貓著身子探著頭望了過去。至此,斷斷續續,我的個人世界因流傳的小說的不同,也在不同領域被悄悄延伸。

這種閱讀以最原始的方式告訴我,那本書是吸引我的。三毛作品也成了我最喜歡讀的書。

02

後來又一次淪陷般地閱讀是在高考之後,漫長的假期加上考試不理想的苦悶心情,買了一整套盜版路遙文集,又一次躲進了奶奶的小屋。

當我打開第一頁的時候,就被一個雨雪描寫的場面給吸引住了“……細濛濛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的雪花,正紛紛淋淋地向大地飄灑著……黃土高原嚴寒而漫長的冬天看來就要過去,但那真正溫暖的春天還遠遠地沒有到來。”

當我從春天看到夏天,再到秋天,到最後的結尾整本書的生活都是苦的,唯有主人公遇到田曉霞的那段愛情算是不平凡的,大多數人的努力不是那麼偉大,只是為了維持平凡的生活,讓它不至於墜落到更低的地方。

在中午比較熱的時候,我會將後窗打開,聽聽屋後白楊樹上知了在烈日下的嘶鳴。這種有意識的封鎖內心的情緒,在那個夏天似有似無地生長著。

不知不覺在《平凡的世界》接近讀完時,我發現我沒有想象中的悲傷而是很平靜。現在想想感謝當時的自己,一個情緒消沉的高中生情緒低落時,選擇如此悲壯的小說作為陪伴,讓情緒隨著故事流走,接受了內心的悲傷還有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03

在生活中,最好的姿態不是奮不顧身的勇往直前,而是走一段路,看一段風景後,能學會與自己對話,能用像照顧小孩一樣的方式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和內心……這是我最近一次的閱讀體驗。閱讀的是臺灣作家舒國治老師的《理想的下午》。

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我們需要通過一種方式建立一套對應外部世界的內在機制,用以應對平淡的、強烈的以及未可預料的現實處境,有時這種應對是表象的,有時僅僅是為了滿足內心的好奇、沉思和幻想。

我想這也許就是文藝作品帶給我們最大的慰藉。能讓我們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多面,而不再用自己單一的眼睛和思維觀察世界。

畢竟有些執念需要在與自己相處時才能化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