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經久不衰的親子小遊戲,培養小朋友的觀察力很管用

倫敦有一位奶爸叫Sergei Urban,他因為常常分享與兩個兒子做小實驗和觀察大自然的經歷,而被眾多父母稱為“科學家”。Sergei會鼓勵孩子們用小瓶子裝水在地上噴灑,讓孩子觀察水的形狀和流向;在太陽光下畫玩具的影子,並且讓孩子們觀察影子與玩具的區別;鼓勵孩子帶放大鏡去公園,觀察植物的枝莖……

一個經久不衰的親子小遊戲,培養小朋友的觀察力很管用

Sergei Urban這樣的外國爸媽不是特例,你從國外父母們越來越熱衷的森林幼兒園就知道,在德國,森林幼兒園盛行,在英國,有不少的“森林學校”,日本的“野外教育”也很踴躍,美國採用德國的做法,從幼兒園就鼓勵森林課堂。在這些森林幼兒園裡,小朋友趴草地上觀察小螞蟻打架、觀察小溪中浮萍的形狀、觀察小樹葉從翠綠變為枯黃、挖洞埋小鳥糞便……是孩子們的日常學習方式。

為什麼?雖然綜合起來原因很多,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這三個字,“觀察力”。

▶為什麼外國父母這麼重視孩子從小的觀察力?

愛因斯坦是我們熟知的偉大的科學家,在他的自傳裡,有一些他小時候的故事。小愛因斯坦雖然小時候被其他小朋友嘲諷為“木頭人”,但他有個非常突出的特徵,就是喜歡觀察,尤其是大自然。比如他會長時間觀察小螞蟻搬食物,或者觀察風吹小樹的情景。據說在愛因斯坦4歲時,有一天生病,父親送給他一個羅盤,他反覆地嘗試把指針掰向不同的方向,但他驚訝地發現,指針始終迴歸北方。以至於越玩越沉浸,連生病也忘記了。

一個經久不衰的親子小遊戲,培養小朋友的觀察力很管用

孩子從小的觀察力,到底有什麼好處?

在實驗室裡,曾經發生過一個這樣的故事,一位德國心理學家找來了一隻大猩猩,並且故意在空曠的房間的天花板掛了幾根香蕉,地面上唯一的物品,就是隨意擺放在牆角的幾隻木箱子。大猩猩從進入房間便發現了天花板上的幾根香蕉,可是太高了,它跳了幾次也取不到。這時,大猩猩開始觀察房間,觀察了一會,它突然興奮地把牆角的幾隻箱子搬到香蕉下方……最終吃到了香蕉。心理學家們說,這就是人類最原始的學習方式,觀察是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

麻省理工學者Hal Gregersen曾經說,新時代的革新者,善於觀察細節。那麼具體什麼是觀察力?孩子的大腦捕捉信息的能力。當一個孩子的觀察力越強,不僅記憶力越好、好奇心越大、自控力越出眾、問題解決能力也強悍……簡言之,善於觀察,約等同於情商和智力。

一個經久不衰的親子小遊戲,培養小朋友的觀察力很管用

有一位美國媽媽曾經在網上分享了自己和女兒的經歷:她的女兒從小不愛跟其他人玩,也不愛像其他小朋友那樣大吵大叫,小女孩每天最大的愛好,就是坐在窗前觀察窗外的風景和過往的人或小動物。媽媽曾經一度很擔心,孩子是否有自閉症或抑鬱症什麼的,到了孩子8歲大時,這位媽媽驚訝地發現:孩子突然展現出驚人的畫畫天分,不僅把同齡人甩掉了幾條街,畫畫時,每一筆的下筆細節都展現了極成熟的觀察力。

▶父母想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怎麼做?一個在家就可以做的小遊戲

這個遊戲是美國20世紀初,一位名叫維妮弗裡德的教授自創的,她也是一位媽媽,這個小遊戲方便、簡單,至今仍被無數父母採用,被證實能高效地提高孩子們的觀察力。我在家裡也經常與孩子們玩這個小遊戲。怎麼玩呢?下面幼兒說舉一個例子。

一個經久不衰的親子小遊戲,培養小朋友的觀察力很管用

一個週末的晚上,我和兩個孩子玩一個低難度的觀察遊戲,我把它稱為“玩具失蹤遊戲”,獎品是糖果。我們把一些玩具整齊地擺放在客廳的一張桌子上,擺放完後,我讓兩個孩子先觀察桌子上有什麼玩具,然後我讓兩個孩子去陽臺“看一會兒風景”,我偷偷地抽掉了兩個小體積的玩具,接著讓他們回來,觀察桌面上的變化。當眼尖的孩子正確地說出了“失蹤”的玩具,就能獲得一顆糖果的獎勵。這是最簡單的一種方式,2,3歲的孩子就可以玩。

一個經久不衰的親子小遊戲,培養小朋友的觀察力很管用

如果父母們想把難度提高,可以把觀察範圍擴大到一個房間或一間房子。有一次,我們從公園回到家,一進門,我便讓兒子觀察客廳,然後讓兒子捂上眼睛一會兒,我悄悄地做一點兒小改變。當處理完畢,我讓兒子睜開眼睛,再次觀察客廳是否有變化。兒子的目光慢慢地在客廳的每一個角落做片刻的停留,他一邊看一邊回憶,把眼裡的事物跟大腦中的記憶印象進行對比,5,6分鐘後,他驚叫起來:“媽媽,我知道了,你把我從公園撿回家的小石頭放在了茶几上!”我哈哈大笑起來,兒子的觀察正確。

隨著孩子觀察越來越多,觀察力也會變得越來越好,觀察範圍甚至可以擴大到馬路或人群,或其他更廣闊或更復雜的空間。當父母們足夠勤快,孩子們在未來便能收穫敏銳的觀察力。

難怪人們說,玩耍能幫孩子成長,觀察能幫孩子收穫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