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狀態,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一直覺得人應該去旅行,找一個讓心裡安靜和乾淨的地方,自己變得跟水晶一般透明,然後拍一些美得想哭的照片,留給將來慢慢老去的自己。

“人生最好的狀態,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以夢為馬

不負昭華


嘗試著走出去,你才會發現,世界遠不是你在出生的城市一呆幾十年所看的那樣,你會結識不同的人、聽到各種曲折的故事、交到一輩子的朋友。

旅行會改變人的氣質,見多了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風景,不同的民族和他們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眼界自然變得開闊,許多煩惱和壓力也都煙消雲散。

暫時遠離喧囂的人群,在新的地方新的環境下,重拾希望,我們就會以更加平和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生活。


“人生最好的狀態,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拒絕所有的按部就班,跟隨自己的腳步隨心所欲的行走,心無雜物,才會有滿心室的暖暖陽光,才會有從容生活輕鬆涉世的自信和勇氣。

拒絕到此一遊的打卡照片朋友圈,旅行之所以不同於旅遊,是因為它並不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曾經來過,而是當你帶著某種心情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周圍的一花一樹對你來說都是新鮮的。

拒絕跟團遊,旅行不是走馬觀花,不是舉著手機到擠滿了遊客的‘知名景點’到此一遊照,而是如果途中遇到喜歡的風景,就停下腳步,靜靜享受此刻的美好。

“人生最好的狀態,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一個揹包,幾件換洗的衣服,不帶電腦放下手機,去那沒有去過的地方,在最安謐的夜裡,捕捉最後的流星。

和旅途中遇到天南地北的人坐一起聊聊天,分享各自發生的趣事,捧腹大笑,亦是一件收穫。

一定要入鄉隨俗,不用像一個旁觀者,放開矜持,和當地人一樣蹦蹦跳跳,那樣的歡笑,才是最值得回憶的,不是嗎?

要尊重當地的傳統,靜靜的享受藏在人們心中的異域風情,用心去體會或許會有別樣的感悟,這也許就是我們旅途中收穫的最重要的東西。

旅途中不要因為一些芝麻點兒大的事情,一直耿耿於懷,或許你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旅行,不就是為了走出去放開自己嗎?


“人生最好的狀態,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留下一些有紀念意義東西,這樣,等你下次再次回憶起或者來到這裡的時候,內心的觸動更為深刻,畢竟,最好的相遇便是久別重逢。

找個舒適的小店,挑張雅緻的明信片,遞給牽掛的人。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始終保持在路上的狀態,偶爾請你慢下腳步,讓靈魂跟上你的身體。

不管是遊走在大街小巷,還是花間樹下,你可以跟自己說:我就是我,因為在那裡你不必掩飾悲傷,也不必快樂與誰看,做自己的感覺真好。

也可以做一個手賬,將路上偶爾迸發的想法,悉數傾訴到紙張的字裡行間。等時光變老,歲月流轉,那才是你一生,最醉人的風情。


“人生最好的狀態,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去尋找當地人都不一定知道的美麗風景,確認過眼神,也許它不是別人眼中的風景,卻剛好正是你一直追尋的美好。

去坐上路邊的公交車,不問來自何方,不問去向何處,看著窗外閃閃而過的風景,這座城市總有它獨特的美好吸引著你。

去當地的大學校園看一看,那些洋溢著青春的笑臉,還有散發著朝氣蓬勃的活力,也許,你會感嘆一句:青春真好。

當然,留一點兒時間給自己,停下腳步思考人生也好,靜靜的發呆也好,有時候認為只有一個人走的才是路,一個人看的才是風景。一個人旅行,更容易找回自己。


“人生最好的狀態,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人們總是喜歡暫時跳脫現有的生活環境,去陌生的地方走走停停,然後又不帶走一絲雲彩地匆匆回到忙碌的生活中去。一切沒有任何改變,生活已經將我們慢慢固化了,而旅行,就是讓你打破固有的生活,重獲新生。

其實,人生就是一場旅行,就是在體味著不同的生活。

去旅行吧,哪怕只安靜的,坐在那個你最想去的地方,看風景來去,也是一種美麗。

這不僅僅是旅行,更是生命的意義。

“人生最好的狀態,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