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你有夢想,卻去考公務員,你騙誰呢?

你說你有夢想,卻去考公務員,你騙誰呢?

文 | 枸杞青年


關於工作


我是公務員之前,25歲,二本畢業,在深圳一家公司擔任海洋結構工程師,3年工作經歷,每週工作五天,工資稅前一萬二千。那時,無房無車,租房結婚,存款也只有剛剛十二萬,深圳房價已經破10W,關於未來,我有些迷茫,有些焦慮,有些不知所措。


我是公務員之後,26歲上岸,至今1年半,在一線城市當中,工資恰好無增不減,我不是杳無音訊的在海上維權執法,就是在寫材料趕報告的路上,白加黑、5+2成了常態,沒有加班費,末了還得安慰自己說:“我是單位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沒有過上傳言中杯茶一張報紙一看一上午的生活,也並沒有像很多人想的一樣,工資待遇好、不累、離家近、福利多。


我想,公務員作為一個職業,在就業群體中雖然炙手可熱,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這個世界上不曾有錢多、事少、離家近、福利多的工作,做夢都不會有,公務員更不是。如果你是抱著這樣的想法想著進入公務員這個隊伍,我勸你還是老實待在現有的行業中,至少圖一個競爭力。

你說你有夢想,卻去考公務員,你騙誰呢?

關於最初的夢想

我是公務員之前,我自詡海洋的“建設者”,做著海洋結構物設計,算夠強度,畫好圖,讓自己的設計成為海上一景。我曾夢想著,用自己的知識去建設海洋,添磚加瓦,但我耳邊總有一種聲音的存在“考個公務員”。高中依始,父母總是這麼期待的說著,甚至連讀大學,挑專業也是為考公務員鋪墊。而今,雙鬢微白的他們還是那麼的渴望著我去考個公務員。於是,我一邊心滿意足的算著結構強度,畫著結構圖,一邊懷著對父母愧疚的心情,一次不落的參加公考。


我是公務員之後,上岸那一刻,含辛茹苦多年的父母終於會心一笑,他們多年的心願終於了了。於是,我放棄了我的海工,選擇成公,跟很多公務員不一樣,我開始擊浪南海,巡航釣島,以夢為舸,向海而生,以海為家,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守海人。


關於最初的夢想,我是否放棄了?並沒有,在父母為我鋪墊公務員的路上,我冥冥之中,陰差陽錯的愛上大海,愛上那一片汪洋。公務員之前,公務員之後,我始終是一名“海洋人”,只是身份轉換了,從一名海洋建設者變成一名守海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公務員只是我能夠在追尋夢想的同時,讓父母如願以償的一份工作,無關其他。

你說你有夢想,卻去考公務員,你騙誰呢?

關於體制外和體制內


我是公務員之前,跟我那些一畢業就考上公務員的同學不一樣,剛開始參加實習的我,沒有體制內庇護、沒有體制內保障,在燈紅酒綠的深圳拿著1200的實習工資,住著公司提供的過渡宿舍。從月薪1.2K到月薪1.2W那三年裡,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是一天兩頓的醬油拌飯還是發著高燒繼續加班的狠勁?那個時候的自己為了能夠留在深圳,憑著年輕對自己的狠勁,在不穩定的職場當中尋找相對穩定的支點。

如果說那個時候有什麼職業規劃來支撐自己追求夢想,那一定是扯淡,什麼賺錢做什麼,包括進體制。


我是公務員之後,在體制的庇護下,我按部就班的上班,做事,領工錢,養家餬口,過日子。慢慢地,我發現體制內的我,在溫水煮青蛙的穩定中喪失了那種曾經對自己的狠勁,過著安於現狀的生活。而恰恰是這種穩定,讓我自己惶恐,我經常想如果有一天我失業,如果有一天沒有體制的庇護,如果有一天......那個時候的我會怎麼樣?是否能夠跟曾經的自己一樣,依舊能夠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都說體制外是江湖,體制內是深井,但是一個酒鬼,不管是在江湖,還是在深井,他都會爛醉如泥。換句話說,體制外和體制內,只是一種狀態,關鍵在於自己。如果在體制外,那麼就要讓自己強大,隨時準備著鳳凰涅槃的洗禮;如果你在體制內,請積蓄好力量,保持隨時能夠昂首闊步走出去的能力。


於我,待在體制圍牆外看,十分羨慕裡面安逸的生活,幻想自己可以能有朝一日過上那種生活。可當自己拼盡九牛二虎之力考進去之後,卻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同樣是一份工作而已,需要盡心盡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